蚕

民族之韵NO1傣族


北京专治痤疮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10111/8578725.html

民族之韵——傣族

中国是一个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促进各民族的友爱与团结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应该如亲兄弟一般友爱互助,尊重他们的风俗和习惯,实现和睦共处,互爱互利。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些花儿开遍中国大地,让我们国家变得缤纷多彩。我们这些民族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让我们一起逐渐走进这56个民族吧!

傣之韵

傣族(罗马字母:Dai),又称泰族(泰文:???,罗马字母:Thai)、掸族(罗马字母:Shan)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中国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亚、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亚”,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亚为花腰傣。

傣族美食手抓饭

手抓饭具有色、味、香俱全的特点,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在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喜欢用菠萝做香甜可口的菠萝饭手抓饭,用焦香的烤鱼和各种原料染成的各种颜色的手抓饭一起食用,做熟手抓饭油亮生辉,味香可口。

蚕蛹竹虫

竹虫和蚕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十多种人体所需要的 酸,具有健胃、养脾的功效,是健康食品之一。是傣族人民极受欢迎的食物。

竹筒饭

在西双版纳地区,竹林繁茂,傣族人民本着对美食的热爱,发明了竹筒饭。肉的鲜美,米饭的醇香,加入蔬菜放置于竹筒之内,放在炭火中加热,让他们的味道与竹子的清香交杂,产生了奇妙的味觉体验。

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方法,它不用锅具,用天然的芭蕉叶为烹饪工具,把食物包在里面,在火塘中烤熟而来,使其更具风味。

各种各样的水果

由于西双版纳特别的气候,各种各样的热带水果盛产,这些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也是当地人的宝贵的财富。

食花

傣族饮食文化中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食花”。攀枝花、白花、芭蕉花等植物的花,傣族人民将其佐以调料做成美味绝伦的佳肴。

傣族姓名的由来

最早,傣族都是有名无姓。婴儿出生后,通常按性别和父母喜好取名。男性为岩(ái)某某,女性为玉某某;如果是贵族子女,则以召、喃代岩、玉,男的叫召某某,女的叫喃某某。岩/召、玉/喃后面的字多依其父母对子女心意而取,如男性岩罕(傣语的罕是金子)这个名字,表示父母有惜子如金之意;女性玉香(傣语香为玉石)这个名字,则表示父母把女儿视为掌上明珠;有些父母还会根据婴儿特征、出生时辰、出生地点等给子女命名。

傣族“天文历法”

傣历称作“朱腊萨哈”,意为“小历”,元年公元年。傣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年是阳历年,即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月则是阴历月,即月亮的一个圆缺周期,也叫塑望月。一年分为12个月,年历表上的次序为: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第二年1月、2月、3月、4月至5月止。

傣族油伞

傣族油纸伞的制作工艺有几千年的历史,一直以来是傣家人引以为豪的传统手工艺之一,被列入 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世纪60年代以前,油纸伞是西双版纳傣族群众普遍使用的遮阳避雨工具。随着时代发展,油纸伞早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现在只是傣族老人在赕佛时偶尔使用。因为需求量小、制作过程繁琐、不赚钱等原因,傣族油纸伞面临失传的境地。

傣族油纸伞工艺考究,造型美观,地方民族色彩浓郁。然而,悠久古老的民族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后继有人。

傣族竹编工艺

傣族的竹编工艺是傣族的传统工艺美术形式,历史悠久,造型古朴,美观实用。傣族有着世代相传的竹编技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傣族的村村寨寨都掩映在翠绿的竹林中,傣族人住的是竹楼,用的是各式竹器,他们爱竹、用竹,擅长竹编工艺。

舞蹈与服装

服装

服装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花腰傣”

傣雅(亚),意为“散落的傣族”、“分散的傣族”,他称为“花腰傣”。傣雅男子的服饰与傣讷男子的服饰基本相同,妇女的服饰则十分漂亮,其特征是腰部、胸部镶有许多花纹,袖口、裙脚也有花纹,头饰除戴一顶织有花纹(或镶有银扣)的帽子以外,还戴一顶翻卷的斗笠。因其腰部花色多,故被称为“花腰傣”。

傣朗(黑傣)

傣朗(黑傣),因其喜着黑衣而得名。

傣亮(红傣)

傣亮(红傣),其服饰喜欢以红色布条镶领口、袖口、衣襟边摆乃至裙上,有的在青色长裙镶上3道红布条,故有“三道红傣”之称。

舞蹈

傣族舞蹈的动作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其表演风格是刚柔相济、动静配合,傣族舞蹈 的特点就是以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的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

傣族的聚居地大多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傣族人民善于吸收来自各地的文化精华,并融于本民族古老的文化中,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傣族舞蹈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既有潇洒轻盈的篾帽舞,也有灵活、矫健的象脚鼓舞、刀舞、拳舞等,还有最 的孔雀舞。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傣族的待客习俗

“不多送则少送,宾客常往来。”

傣族走亲戚,或是串亲友,都会互赠一点礼品,这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习俗。而所赠送的礼品,也无需什么贵重的物品,一般都是一些生活中的食品或是自家产的菜酱之类的物品,例如茶叶、红糖、青苔、豆豉、腌菜、干鱼、干巴等之类的食物。

傣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对待客人热情善意,尽其所能招待客人。傣族哪怕最穷的一户,都会各有几套招待客人用的被褥;家里认为 的食品,都会拿来招待客人。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行。”美丽的云南,热情的傣族人民,那精美的服饰装点着这片土地,装点着傣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图片来源:盛太乐、玉窝的、傣艺召纸、网络

文字来源:徐瑶、网络、盛太乐

图文排版:徐瑶、李忠勤、张逸晨

责任校对:姚梦琪、张逸晨、李忠勤

编辑审核:张国胜、余青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dl/1045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