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红领巾行走的运河文化课堂寒


习爷爷说:“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流淌了多年的大运河,以水波为曲、桨帆为歌,积淀了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见证了浒关古镇的成长与变迁,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浒关儿女。

寒假里,三年级的队员们以小队的形式走进浒墅关蚕里中心,看到了浒墅关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通过对蚕里文化馆的参观,队员们对蚕的生长孵化过程以及蚕桑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蚕桑学校旧址

浒墅关地区的蚕桑丝绸业起始于明代。到民国20年代,浒墅关养蚕户数达余家,桑田多亩,后开办浒墅关女子蚕桑学校,积极从事蚕丝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对我国蚕丝事业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民国十五年,浒墅关又创设了浒关蚕种场,这不仅是江苏 也是全国 甚至是世界 的蚕种场。

夏梓涵:参观了蚕里,我知道了京杭大运河是从北京到杭州的河道,像是一条龙,北京是龙头,杭州是龙尾,全长公里,大运河是中国历史的现实见证,是保存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长廊、博物馆和百科全书。

陈禹池:在蚕里中心,我了解到养蚕的过程,蚕破茧而出,人们制造成丝,再加工成衣服,我觉得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我还欣赏了用蚕丝做的好几幅画,感觉到了蚕丝文化博大精深。

队员们大运河徒步行走,领略运河两岸沿途美景,了解点缀其中的运河地标。现在的大运河畔有“彩虹健身步道”,成为了周围居民每天晨练、休闲、夜跑的“打卡地”。

大运河边的塘岸是行人行走和纤夫拉纤行用的,以前的塘岸是用石头砌成的,不过运河水流湍急,石头很容易松动,每隔几年就需要重修。董子策、董汉儒重修加固了这个堤岸,百姓为了纪念这2位关官,所以把这条塘岸叫做“董公堤”。

董公堤上面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建筑——文昌阁。形似“青螺吸盘”,因此被人誉为“水晶盘中一青螺”。人们认为当时的浒墅关商气浓,文气弱。为了聚集更多的文气,所以在运河西岸、兴贤桥南侧建造文昌阁。

小分队夜游运河——别样风景

队员们来到了苏州运河十景之一的枫桥景区,寻访铁铃关战斗史迹陈列馆。

牛楚玉介绍运河故事

运河娃,运河情

运河水滋养了两岸的土地,深厚的大运河文化塑造了两岸城镇乡村的风貌,大运河流经的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大运河的每一滴水,都闪耀着文学和诗意的光辉。运河娃将追寻大运河的历史足迹,挖掘运河文化,寻访运河边的人,研究运河边的建筑,讲好运河故事。

附:

伴学小分队

三年级:

三(1)中队乐学小分队

三(1)中队游学小分队

三(2)中队鸿运小队

三(3)中队生龙活虎小分队

三(4)中队探索世界小分队

三(5)中队阳光伴学小分队

三(6)中队虎虎生威小分队

三(6)中队小红星小分队

三(6)中队彩虹小分队

三(7)中队逐风追梦小分队

三(8)中队冬日阳光小分队

三(8)中队未来之星小分队

三(8)中队彩虹小分队

撰稿:叶裕超

审核:刘卫红

照片:家长

推送:朱倩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dl/1047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