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蚕头燕尾是什么意思


“蚕头燕尾”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出自宋代赵佶对颜真卿的书法的评价。

蚕头指的是蚕的头部,燕尾指的是燕子的尾巴。蚕的头部比较圆润饱满,燕子的尾巴比较细长分叉。这两个形象用来比喻书法中起笔和收笔的方式。

起笔时要用力按压毛笔,使笔锋呈现出圆润饱满的形态,就像蚕的头部一样;收笔时要迅速提起毛笔,使笔锋呈现出细长分叉的形态,就像燕子的尾巴一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书法中线条的变化和节奏感,使书法更加富有动感和美感。

一,“蚕头燕尾”这个成语出自哪里?

蚕头燕尾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赵佶的《宣和画谱·颜真卿》。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刚劲有力,气韵生动,被称为“颜体”。赵佶是宋代的皇帝,也是一位书画家,他对颜真卿的书法非常敬佩,所以在《宣和画谱》中对颜真卿的书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他说:“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这里的“后之俗学”指的是后来模仿颜真卿的人,他们只注意到颜真卿的笔法有“蚕头燕尾”的特点,就以为这就是颜真卿的全部秘诀,其实他们并没有领悟到颜真卿的精神和境界。

二,“蚕头燕尾”的笔法欣赏

我们可以看一下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这是一篇著名的隶书碑文。在这篇碑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颜真卿运用了“蚕头燕尾”的笔法。

在“祭”字中,第一画从左上角向右下角斜划时,起笔圆润饱满,收笔细长分叉;第二画从右上角向左下角斜划时,也是如此;第三画从左下角向右上角勾时,也是如此。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对比和节奏感。

在“侄”字中,第一画从左上角向右下角斜划时,起笔圆润饱满,收笔细长分叉;第二画从右上角向左下角斜划时,也是如此;第三画从左下角向右上角勾时,也是如此;第四画从右下角向左上角勾时,则反其道而行之,起笔细长分叉,收笔圆润饱满。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反差和变化。

我们可以看到,颜真卿的书法中,不仅有“蚕头燕尾”的笔法,还有“逆入平出”的笔法,即起笔细长分叉,收笔圆润饱满。这两种笔法相互交替使用,使得颜真卿的书法更加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当然,“蚕头燕尾”的笔法并不是颜真卿的独创,也不是隶书的专利。在其他的书法家和书法体裁中,也可以看到“蚕头燕尾”的笔法的运用。例如,在草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张旭的《黄州寒食诗帖》,在这篇诗帖中,张旭的草书也运用了“蚕头燕尾”的笔法,使得他的草书更加飘逸灵动。再例如,在楷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在这篇铭文中,欧阳询的楷书也运用了“蚕头燕尾”的笔法,使得他的楷书更加规整秀丽。

“蚕头燕尾”是一种常见的书法笔法,可以增加书法中线条的变化和节奏感,使书法更加富有动感和美感。它不局限于某一种书法家或某一种书法体裁,而是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书法中。学习和掌握“蚕头燕尾”的笔法,对于提高我们的书法水平和审美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感谢各位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欢迎转发和评论,我是可昕说教育,我们下次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jj/1452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