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对于林徽因,相信没有一个中国人是不知道的,作为民国女神,一个时代的代表,她有着那个年代独有的才华与容颜,她和丈夫梁思成更是新中国建筑学领域的奠基者,为中华古建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她更为人们所感兴趣的可能是那丰富的情感史(与徐志摩、金岳霖等民国大家的恩怨情仇),演绎成了至今还被诸多人所津津乐道的民国文艺八卦,但这些事,笔者今天都不想提。今天要讲述的就是林徽因和她战死的9个民国弟弟的故事,每一部分或气壮山河、可歌可泣,或温婉流长、动人心弦。这些故事打开的是尘封的往事,传承的是不灭的历史。相对于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历史上的璀璨,这9个民国弟弟好像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每每想起这些,笔者心里便隐隐作痛,历史不应该是这样,我们不应该是这样,就让笔者用这故事为大家讲述那段椎心泣血、大气磅礴的历史吧,让人们能重新认识林徽因,让她的9个战死的民国弟弟能被人们所铭记。林徽因出生于官宦之家,从小就有着极其良好的家风,林家被称为“满门忠烈”亦不为过。林徽因的名字就是她的祖父,清末翰林林孝恂起的,林孝恂本身学识渊博,且思想先进,注重教育,推崇新学,培养出了后来的林徽因那民国初年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有识之士的父亲林长民(官至民国政治部部长,国务院参事、内阁司法总长等重要职位)。林老爷子的另外两个儿子,林徽因的两位叔叔更是广州起义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可以说,林家是有着书香门第的儒雅,也有着将门之后的刚强。生长于这样的家庭之中,也就造就了林徽因那细腻而又颇具侠义之风的知识分子气质。年的中国,风雨飘摇,一片硝烟,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在这战争面前,人命就如草芥一般,即使是当时身为才女的林徽因和她的著名学者丈夫梁思成也不例外。为了逃离日占区,林徽因夫妇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一路从北平到天津到长沙再到昆明。可以说,他们基本把当时中国现有的铁路走了一半了。终于,林徽因倒下了,早在从北平出发前,医生就在她的肺部发现了空洞,并断言任何一次小小的感冒发烧都可能要了她的命,但是林徽因夫妇还是决定离开北平,他们早已看淡生死,只是不想做亡国奴。一路的颠簸终于让林徽因的病情在晃县这个小地方爆发了,她得了急性肺炎,高烧40度,她再也走不动了,一家人陷入无处安身的境地。那画面简直让人流泪:一个身着铁马甲的矮个瘸腿男子和肺部被病毒蚕食穿孔躺在窄小的行军床上的女子。无论他们之前有着多么饱满的青春,现在只剩碎裂的残躯。屋漏偏逢连夜雨,本就无处安身的冬夜,又下了雨,这简直是要林徽因的命啊,当时的梁思成已经想不了那么多了,他只求能有一张能让林徽因躺着舒服点的床就好,但在当时那个难民满满的偏僻小城中,这无异于天方夜谭。但冥冥中似乎如有天助,在冰冷的夜雨中好像传来了丝丝琴声——那是丈夫梁思成熟悉的小提琴,他在清华时常常以此为消遣。梁思成即刻循着琴声而去,在他看来,能在这小县城里拉小提琴的定不是一般人,说不定会对他有所帮助,顺着琴声,梁思成来到了一家客栈外,鼓起勇气敲了敲客栈房门。开门的是八个身着军装的年轻人,梁思成不禁一愣,在当时的乱世下,他内心十分忐忑,但妻子的情况让他顾不得恐惧了,简单说明来意。年轻人们倒是出乎意料的热心(笔者认为他们毕竟是熟知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大名的),很快就腾出了一个房间,当时林徽因已接近昏迷,一进门就躺倒在床上。后来梁思成得知这八个年轻人是当时中央航校的学员,抗战爆发后,中央航校也一并转移至西南大后方,这次他们是来报到的。这次偶遇,这八个年轻人可以说是救了林徽因,也让林徽因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林徽因的同父异母弟弟林恒当时也弃笔从戎,加入了空军当飞行员,不久也将赴昆明继续学习,可以说是这八个年轻人的校友和战友。分别之后,一路艰辛,林徽因终于到了昆明,一年多前认识的青涩学员今日已入列正式成为空军飞行员。毕业典礼这天,这些年轻的飞行员们都没有家人出席,因为他们的父母大多处于沦陷区,无法出席典礼,甚至都无法联系上,生死未卜,奇妙的缘分和侠之大者的思想让梁思成与林徽因担任了他们的“名誉家长”。在之后的生活中,每逢轮休,这些飞行员们就会结伴来到龙头村,看望梁思成一家,或者邀请林徽因与孩子们一起玩耍。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飞行员们,远离家乡亲人,未来的空战又一片凶险,大家都是迷茫痛苦,只有在林徽因家里他们的精神才得到了一定的慰藉,林徽因用她的才华与关爱让这些孤独的年轻人内心充满力量。久而久之,林徽因和这9名民国弟弟的感情愈加深厚。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飞行员匮乏,飞机的数量与质量也不能与日本同日而语。当时中国空军的常备飞机最多也只有多架,且设备老旧,更多的都是各国的淘汰货,而日本一次就能出动数千架战斗机,包括当时机动性能极强的零式战机(盟军的噩梦),差距一目了然。当时的这些年轻飞行员们非常清楚这一现实,走进了这座学校,不是成为所谓的天之骄子,而是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可以说,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真正的视死如归。物资、人员的匮乏让年轻飞行员们没有多少时间去训练,短短的集训完成后便要升空作战,按照惯例,他们每个人出征前都要必须留下亲人的联系地址,方便处理身后事。前文所说,这些年轻人的家多在敌占区,不便联系,家属更是生死未卜,出于信任和感情,他们就留下了林徽因家的地址。出征后,在一次次空战中,这些年轻飞行员们就是驾驶着在日军看来简直是老掉牙的飞机与他们做生死搏斗,无奈战争是残酷的,是国力的比拼,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空军的硬件与软件都远不及日本,于是乎,林徽因的这9个民国弟弟便在惨烈的空战中一个接一个的殉国了。每一个弟弟的殉国,军队都会依照之前留下的地址(也就是林徽因的地址)送去阵亡通知书以及他们的日记本、钢笔、照片、喜爱的西洋唱片和留声机等各种私人遗物。这对于敏感的林徽因来说,这是一种心灵持续的折磨,反反复复地在她心上扎刀……徐志摩当年就是空难而死,所以林徽因对空难本身就有着深深的恐惧,真的难以想象她是怎么捱过这一次又一次的折磨的。在这其中,笔者想着重介绍下三个人,一是林徽因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林恒,作为9个弟弟中唯一一个与林徽因有实际血缘关系的人,林恒从小就有些尴尬。作为林徽因父亲三姨太的儿子,他从小就受到了林徽因母亲的憎恨,虽然林徽因知道林恒是无辜的,但是这也让她夹在母亲与弟弟中很是无奈。从小林恒就与林徽因感情不错,姐弟俩身为将门之后,绝对的对得起祖上。林恒的弃笔从戎林徽因很是支持,但林恒真是苦短人生,年3月14日日军飞机奇袭双流机场,当大批飞机出现在成都上空的时候,大家才如梦初醒。林恒驾驶飞机仓促应战,与日军激战半小时后,终因寡不敌众,被日机击中头部,血染长空。可以说,林恒用生命传承了家风,保护了曾经那么不喜欢他的人。而这一噩耗被梁思成和另一飞行员林耀向林徽因隐瞒下来了,因为当时的她已经卧病在床多时,经受不起任何打击了。第二个人是那晚在晃县夜雨中拉小提琴的大男孩黄栋权。年,当年的小提琴手黄栋权战死在了当时的大后方重庆上空,那是日本零式战战机初登中国战场,良好的机动性与作战性能直接碾压当时的中国国空军。黄栋权驾驶的是十年前的破旧飞机,被零式战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在空中直接爆炸,身体和飞机散落在重庆的各个角落。梁思成后来想去收尸都没有办法,只能仰天悲叹。黄栋权的战死对林徽因一家打击非常大,因为没有黄栋权那个雨夜的琴声,也就没有林徽因的得救,也就没有了后来与这9位民国弟弟的缘分,可以说,黄栋权是这份感情的源点。最后一个人物是林耀,他的阵亡给林徽因带来了更为沉重的打击。可能是与林徽因同姓吧,林耀也有着深深的文艺气息,当年他经常写信给林徽因,林徽因每次都是反复阅读,并夸他深有思想。林徽因更是把他认作“义弟”,他们之间也有着更为深厚的感情。年,林耀率队轰炸日军船队,造成多艘日军船只沉没,战果不菲,但林耀的飞机也被击伤,在归航途中更是遇到了暴风雨,为了保全珍贵的战机,林耀没有跳机逃生,而是选择迫降,无奈最终撞击山体,飞机遗骸四散飘落,又一位英雄陨落。至此,林徽因的9个民国弟弟全部以身殉国。而此时正是三弟林恒殉难3周年,林徽因也正式得到了弟弟林恒战死的消息,巨大的悲痛叠加在一起,终于击垮了卧病中的林徽因。九位感情深厚的弟弟,九位国之栋梁的战士,九位鲜活的年轻生命就这么消逝了,她愤怒,她茫然,她哀伤,最终,她用手中的笔和自己的才华写上了脍炙人口的《哭三弟恒》长诗,哀悼九位弟弟,也质问着那个忘记英雄的时代!其中一段笔者记忆深刻: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愿我们不忘英雄,愿我们铭记历史,愿我们感恩先辈,正是林徽因和她的9个民国弟弟这样的千万前人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赢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靠的绝不仅是大人物的功劳,更主要的还是那些拼死捍卫独立自由却最后又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小人物们,他们不应该只是这种待遇。谨以此片文章让人们更深人认识林徽因,更多了解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jj/1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