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防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02/4439528.html提示:点击上方"齐鲁赛鸽"↑免费订阅本刊
爆料
合作:-
循序渐进话起步
鸽友总问我,怎样训放鸽子才能减少丢失?我认为丢鸽子的原因很多,在此我不多讲。我只说训放鸽子,起步很关键。
信鸽运动在中国开展许多年了,国内信鸽的总体质量有很大提高。说得夸张一点,即使在国内最偏远的鸽市,稍微用点心,买几只鸽子也能从三五百公里的地方飞回来。快点慢点不好说,回来的把握是有的。怎样从一只只绕家飞的鸽子变成驰骋千里的战鸽,怎样将鸽子领上起跑线,很关键。
无论谁家的鸽子,不论是詹森,还是戈马利, 次在陌生的地域起飞,总是很恐惧。初次的放飞不是为别的,只是克服鸽子对异地的恐惧感。多放几次,距离不要太远,五到十公里足矣。几次过后,鸽子会感到从异地飞回家并不可怕。感觉很重要,恐惧很快就会变成愉快。鸽子很快就会对放飞变得很兴奋,出笼后,会径直往家的方向飞去。这样,成功已经开始了。
不要停顿,将训练持续下去。跳到三十公里、五十公里。几回后,放一百公里。只要鸽子是健康的,跳二百公里也没问题。当然,鸽种确实太次,那就当别论了。
我所讲的这种训练方式是一种很基本的模式,初养鸽的鸽友可参考。当然,有的高手另有高招。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的镇江鸽友汤夕寒先生,训鸽另有高招。
每年五六月间,汤先生会带一批鸽子到徐州。一来会鸽友,二来交流鸽子,再就是训放鸽子。镇江到徐州空距有三百五六十公里。汤先生会将鸽子一次训放三百多公里,然后直上一千公里。我那时对汤先生的鸽子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那种玩法,在当时是很少有人敢那样做的。那时的汤夕寒先生已是中国鸽界泰斗级的人物了,和汪顺兴、杨登元、孙桐权齐名。
汤先生到徐州一般会住我家,那时候大家都很穷。八十年代,文革刚结束,老百姓出门在外,投亲靠友住不起旅馆。六月天,我们会在家里打地铺,一壶茶,两包烟,一聊大半夜。
我和汤先生 一回见面是一九九二年,他知道我已下海开了个装饰公司,捎信给我要点装潢下角料,准备给他儿子汤伟装修新房。我用客货车载去一批壁纸、保丽板等装饰材料,还有一些玉米等。送到镇江蚕种场,他们的家。由于忙与做生意,此后我们竟没能再见面,但汤老训鸽子的事我还记忆犹新。
长按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jj/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