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本P58——P63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楚人的宝剑掉到了江底,他马上在船上做记号。对于江底的宝剑来说,(C)是静止的。
A.船上的楚人
B.船上的记号
C.江底
2.下列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是(A)。
A.垂直运行中的电梯
B.在马路上行驶的汽车
C.工作中的电风扇
3.将斜面的一端加高,小木块(B)。
A.从滚动变成滑动
B.运动速度会变快
C.运动形式和运动速度都不会变化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在相同的斜面上,各种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B.同一种物体放在不同的斜面上,运动快慢是一样的
C.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式不同,运动情况也有可能不同
5.在搭建“过山车”的活动中,画设计图的用处是(A)。
A.展示想法
B.体现问题
C.评价“过山车”好坏
6.我们一般在春夏之交养蚕。可见,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C)。
A.38℃
B.10℃
C.25℃
7.刚从蚕卵里孵化出来的幼虫的特点是(B)。
A.还不会吃桑叶,需要喂奶
B.黑色,有毛
C.到处找妈妈
8.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C)。
A.食物
B.呼吸
C.喂水
9.蚕的幼虫吐丝结茧是为了(B)。
A.给人们提供蚕丝
B.化蛹休眠,保护蚕蛹
C.保暖
10.蚕茧里的蛹与幼虫相比,具有的特点是(B)。
A.没有生命了
B.仍然是活的,但改变了模样
C.与蚕的幼虫几乎一样
11.某天上午9时,小明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1小时前测得的大树影子长度会(B)。
B.大于5米
A.不变
C.小于5米
12.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形状在变化
B.天气条件的不同产生了月相变化
C.月相是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
13.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B)。
A.一年
B.一个月
C.一周
14.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着陆探测。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B)。
A.空气和水
B.环形山
C.生物体
15.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科学事实是(B)。
A.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海平面上升
二、探究题
16.小明和小刚各有一辆玩具小车,他们想比较哪辆小车开得快,于是准备了一个秒表、一条跑道(每小段长5厘米)。
(1)小车在跑道上运动时,轮子在(C)。
A.滑动
B.转动
C.滚动
(2)小车开到位置②时,下列对它的位置的描述,最合适的是(C)。
A.小车在位置①的西边
B.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8厘米处
C.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40厘米处
(3)从位置②到位置③的过程中,小车的主要运动方式是(C)。
A.直线运动
B.斜线运动
C.曲线运动
(4)他们让两辆小车都从位置①开到位置③,用秒表计时,看哪辆小车所需的时间短。这种方法是(A)。
A.相同距离比时间
B.相同时间比距离
C.不同距离比时间
*(5)如果有两组同样的跑道,让两辆小车同时从起点开始运动,比较快慢,下列方法最简便的是(A)。
A.直接看哪辆小车先跑完全程
B.用秒表分别测出每辆小车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再进行比较
C.让两辆小车都运动10秒,量出运动的距离,再进行比较
17.我们通过饲养蚕宝宝,很好地了解了蚕的生命周期。
(1)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下列研究方法正确的是(A)。
A.用视频、照片、图画或文字等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B.给蚕喂食各种不同植物的叶子,寻找蚕的新食物,从而解决其食物单一的问题
C.把家蚕放到大自然中去,让它们自己寻找食物,从而锻炼它们的生存能力
(2)蚕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有一些显著的特点,比如:要“眠”了,它会(C);快要吐丝了,它会(A);吐丝的时候,它的样子是(B)。
A.不再吃桑叶,身体滚圆,发黄发亮
B.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C.不吃不动,身体上半部仰起
(3)蚕的一生经历了从“孵出”到“生长发育”,然后“繁殖”,最终“(死亡)”(填“死亡”或“消失”)的过程,这是它的一个生命周期。
(4)每种动物生命周期的时长是(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鸡的生命周期比蚕(长)(填“长”“短”或“一样”)。
18.如右图,在手电筒的照射下,白墙壁上留下了圆柱体的影子。
(1)手电筒称为(A)。
A.光源
B.电源
C.灯源
(2)白墙壁上出现的影子的形状是(B)。
A.圆形
B.长方形
C.椭圆形
(3)物体的影子在(B)的一面。
A.向光
B.背光
C.无法判断
(4)如果将圆柱体旋转90°,使圆形面正对着手电筒,那么影子的形状是(A)。
A.圆形.
B.长方形.
C.椭圆形.
(5)如果想让圆柱体的影子变大,你有什么办法?(画图表示)
影子变大是相对的。
第一种方法:在不改变物体的情况下,保持物体原位不动将光源移向物体,光源离物体越近物体的影子越大
第二种方法:在不改变光源的情况下,将物体移向光源,物体离光源越近墙上的影子越大。
19.小红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木棒。阳光下,木棒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她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15厘米),并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测量时,她发现影子在中午12时最短。下面是小红在4小时内测量的木棒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上面的数据表中,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下午)(填“上午”“中午”或“下午”)结束测量的。
(2)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此时木棒影子的长度大约为(12)厘米。
(3)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知道,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越来越(短)(填“短”或“长”)。
(4)画出一天中木棒影长变化的柱状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ly/14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