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r9txo5y.html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首席记者杨晓政文/摄蚕学馆旧址位于曲院风荷。老底子西湖边种植着很多桑树,金沙港到茅家埠一带有许多村民养蚕,这都跟蚕学馆息息相关。曲院风荷内,目前立有示意蚕学馆旧址的石碑,石碑也为公园一景,但公园内的指路牌和地图上标注了众多景点,却唯独没有标注蚕学馆旧址。读者陈先生今日来电本报热线提出建议,希望景区能更新指路牌和地图,在其上添加“蚕学馆旧址”这一信息:“若能在石碑周围,栽种几株桑树,就更好了。”曲院风荷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西湖景区工作人员告诉钱报记者,年,清杭州知府林启在西子湖畔金沙港(今曲院风荷公园内),创办了蚕学馆,从此揭开我国近代纺织丝绸教育的帷幕:“蚕学馆旧址纪念碑是年6月落成的。感谢钱报读者的建议,我们去现场查看指路牌和地图后,会及时给读者反馈和答复。”曾经,蚕桑学堂与茅家埠家家养蚕走进曲院风荷,踱步到公园中部,只见颜体大字“蚕桑学堂旧址”刻于石上,古朴清雅。作为浙江理工大学前身——蚕学馆旧址已经无从寻觅,不过透过这块历史的碑刻,仿佛可以想见,一代报人史量才,年轻时曾在北山街数年苦读;长袍马褂的青年都锦生,星夜在实验室显微镜下研究蚕种蚕丝……西湖边的茅家埠村,不仅有都锦生故居,还有脑海中美好的过往——年长一些的村民们都有这样的印象:“是啊,小时候,茅家埠种满了桑树,家家户户都养蚕。”村民周先生说,老底子,蚕学馆会把优良的蚕种免费分送给村邻们饲养。与蚕学馆紧密相关的景点,如今还有立于孤山梅花林侧的林启像。“曲院风荷蚕学馆旧址、茅家埠都锦生故居、孤山林启像……你看,若将这几个小景点关联起来,又是游览西湖的一条好线路呢。”读者陈先生说。你知道吗?以前如果近视,你还进不了蚕学堂19世纪末,我国蚕丝业濒临衰退。一批有识之士,疾呼科学养蚕缫丝,振兴我国蚕丝业。曾于年至年任杭州知府的林启就是其中代表。蚕学馆由林启亲自兼总办。浙江布政司拨银两为开办费,在西湖金沙港怡贤亲王祠和关帝庙旧址(现曲院风荷内)兴建馆舍,并购进土地30亩作为桑园。年9月1日破土动工。饲蚕所1幢,上下14间;蚕室1幢5间;后考种楼办公室1幢,上下20间;东西斋房(寝室)30间;贮叶处3间;膳房、厨房、门房共12间;补建关帝祠屋6间。基建用银两;购置仪器设备用银两。开办费用白银两。蚕学馆是我国第一所纺织学校,也是“最早的农业专科学校”。课程设置有数理化、植物、动物、蚕体病理、蚕体解剖、养蚕法、缫丝法、显微镜使用法、蚕茧和生丝检验、器械法等19门,重视实践。蚕学馆对招生对象的要求是“有家世业蚕,文理通顺,年二十左右,明敏笃静者准其报考……惟短视人于显微镜不相宜”。可见录取标准,除了文化程度、年龄、品格外,还重视养蚕实践和视力。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夏衍、丝绸教育家朱新予、著名实业家查济民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毕业自蚕学馆。蚕学馆还应邀分赴四川、湖北、云贵等地办学,培养了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批蚕丝实业、科技、教育的骨干。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ly/14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