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m.39.net/pf/bdfyy/tslf/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法国市政都懒得管的荒地,被一群华人用来开垦种上了菜。
咱们华人真是太勤劳了,对种地有种外人无法理解的执念。因为我们都是从饥饿中走出来的一群人,我们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土地里的小苗就是希望。你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对它越好,它给你的收获和回报越多。
然而在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虽然从早到晚辛勤地劳动付出,可是得到的却少得可怜。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力低下,另一方面是统治者无情的剥削压榨。难怪张养浩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下面我们就从几首古诗中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从而教育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悯农(其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为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描写农民们通过辛勤地劳动,把能种的田都种了庄稼,经历了春播秋收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陶者宋·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这首诗为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作者通过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刻画出一位饱尝生活艰辛却缺衣少食的陶者形象。通过对比,对不事稼穑、五谷不分的达官显贵进行了无情的斥责,控诉了社会的不公,表达对下层百姓的同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
蚕妇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张俞所作,描写的是乡下蚕妇进城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的遭遇。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织妇辞唐.孟郊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所作。此诗通过农夫织妇辛勤劳动织衣,自己却穿不起好衣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的辛苦。全诗语言通俗自然、感情真实,揭露讽刺深刻有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及其对封建统治者毫无止境地搜刮民脂民膏的无比愤懑之情。
偶书唐·郑谷承时偷喜负明神,务实那能得庇身。不会苍苍主何事,忍饥多是力耕人。
这首诗为唐代郑谷所作,作者从承时偷喜转而惭愧自责,同时为劳动人民忍饥挨饿向天下最高统治者大胆责问。在黑暗的封建时代,能这样为老百姓的疾苦大声呐喊,确实难能可贵!
这让我想起白居易看到百姓辛苦收割而写的那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他们都是具有同情心、羞耻心的正直善良之人。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仲淹所作,描写的是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
辛苦吟唐.于濆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这首诗为唐代于濆所作,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对当时社会上贫富不均的现实有深刻体会。作者通过前后贫穷和富有两个不同阶层的强烈对比,揭示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有力地讽刺了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
蚕妇唐·杜荀鹤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芭麻。
这首诗为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本诗通过养蚕妇女疾苦辛劳和世间荣华富贵的对照,养蚕辛苦和身着苎麻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封建时代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并控诉社会的不公正。
浪淘沙唐·刘禹锡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这首诗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诗人通过对劳动妇女劳动疾苦的描写,表达了对劳动者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的不公的这一社会现实的批判。
野老歌唐.张籍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这首诗为唐代诗人张籍所作,通过描写一个农家老夫在高额的苛捐杂税的重压之下悲惨生活的场景,揭示了人不如狗的生活。张籍通过这样一个人狗对比的悲惨情形,突出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疾苦和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
真应了那句话: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们有幸生活在新社会,人人平等,劳动最光荣。只要不是懒汉,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生活,改变生活,使生活越过越好!
借此五一劳动节,致敬所有劳动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ly/1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