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夜读李玉真作品集那时的女子队70年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m.39.net/pf/a_4350710.html

图:高丽

主播:李欣

我们都叫她小妹。她叫李锦凤。几前年,她加入北京燕青大院油田退休姐妹的舞蹈队时,那腰是腰腿是腿长得那么匀称,那扭腰伸胳膊那么青春舒展,那一笑还带着姑娘的妩媚,谁见了都不相信她已退休。后来排练舞蹈《采油姑娘上山来》,见她尤其情有独钟,才知道她曾经当了八年采油工。说实在的,看她那娇小的模样,真叫人难以相信。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她在咱青海油田油矿采油4队5号构造山包包里的8号站。文静、清秀、单薄的她,表面上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领导和师傅们都叫她小*。这个小*聪明又勤快、好学,工作特认真。平时尤其注意师傅们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还一遍又一遍地对照流程图,把站上的流程摸得清清楚楚。她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了。

有一次上中班的同事遇上油管线坏了,漏油很厉害。他们顶着风,打着手电筒,站在湿滑冰冷的坑里挖着,判断着漏油的原因。这时有人说,要是小李在就好了,也许她知道。正念叨着,她真的提着饭盒来了,大家惊喜地叫道,说曹操曹操就到,可现在你不该上班哪,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她摸摸头,眨巴眨巴大眼睛,哟,看错时间了,正好派上用场,我们一起干吧。随后师傅们也赶到了,见到李锦凤就夸她,小*呀,你是见困难就上啊。

图:高丽

根据队上的生产需要,领导决定成立一个女子采油班,把产量低的10号站老采油井交给8个姑娘管理。李锦凤的工作得到领导和师傅们的一致好评,所以让她当了班长。那年她18岁。责任感和荣誉感使她勇敢地挑起了重任。她带领姑娘们查井史,走访老师傅。在队上的支持下,不久就恢复了一口报废井。通过大修、射孔、压裂,井喷了!女子采油班得到局领导尹克升的高度重视,他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工作,关心她们,还鼓励她,别怕,大胆干!油矿领导更是高兴,召开了现场会,拍了记录片。小*李锦凤被称为铁姑娘, 次上了电影。

成为样板之后,工作量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随之而来。自喷井需要每天定时清蜡。在深深的油井里,细细的钢丝携带着刮蜡片上下升降,经常从滑轮中跳槽。冬季,满天的星星都像冰块,寒风如冰冷的鞭子。小*班长以身作则,带着姑娘们,用戴着厚手套的右手,使出浑身的劲,将钢丝顶回滑轮槽里。有的姑娘因为又冷又累,实在托举不起那几百米深的钢丝,呜呜地哭了。小*的右手套多次被割破,右手虎口多次受伤,医院打封闭,从不耽误上班,她也从不掉泪。她要让姑娘们看到一个坚强的小班长。

又一口井喷油了。因压力大,管线上的一个阀门爆了,阀门芯像弹片一样射向值班的两个姑娘。她们不顾一切地冲向井口去关闭采油树上的总阀门。两个姑娘拼命使劲在36寸的大管钳上也关不住锈死的老阀门。她俩奋力一跳,把身体的重量压在管钳上面。这时师傅们赶到,终于制止了井喷!

而这时的班长李锦凤手和脸上到处“嵌”着黑色的细铁屑,脸上挂着血,眼睛睁不开了,浑身痛,尤其是手和腿关节痛得她直咧嘴。医务室的护士用针为她挑掉铁屑,一挑一个小血坑,含着泪不忍心下手了。师傅说,你真是命大啊!

后来她休假回家,一进家门母亲就把她抱在怀里,哭着说,妈的心都揪死了,我的漂亮女儿现在怎么样了啊,让妈看看伤疤……

10号战的采油女子班没有被艰苦与困难吓倒。班长李锦凤也成为局里的先进职工。

大院里还有一个经常在法国梧桐林荫下散步的退休女性余招娣,她也是上个世纪70、80年代油田出名的铁姑娘。余招娣16岁就跟父亲来冷湖油矿采油5队当上了采油工。她所在的班叫革命站采油三班,全班就她年龄最小、个子最小,脸蛋圆圆的,那神态还有些奶气。后来她被调到全是采油女工的站。她们管8口井,井距比较远。上夜班是一个人,两小时巡井一次,走一圈要40分钟。戈壁荒漠上,每个夜晚,漠风都“呼呼”的吹着像是*哭狼嚎,整个世界好像只有一个人,孤立无助。余招娣嘴里说不怕,其实五脏六腑都在发抖,她只能悄悄给自己鼓劲壮胆。有一天巡井时,发现油井旁电线杆下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在动。面临危险,她想,我决不能被你吓得抱头鼠窜当逃兵,我要巡井!她就紧握管钳挺着胸膛走了过去。那野兽被大胆走来的姑娘吓得一溜烟逃跑了。打那以后,人们叫她假小子。当然这个别号还包含着她干活像个男孩,从来没有女孩那种娇气样儿。还有,谁也没见她穿过女孩的花衣服,从来都是一身工衣,脚下穿着大头工鞋,走起路来脚步快而且有力,地下“嗑嗑”的响。为什么叫她铁姑娘?有一天夜晚气温零下30度,油井放喷管线闸门冻住了,她也冻得手脚都僵硬发痛了。可是为了采油生产正常,她一次又一次地提着一桶开水去浇放喷管线闸门。这事感动了好些人。在一次介绍先进事迹的大会上,局长尹克升听了他的事迹,说,这就是一个铁姑娘嘛,从此她就有了铁姑娘的美称。后来,她当了这个女子采油班的班长。她认真组织全班人员学玉门,开展井场规格化活动,经常加班加点,给抽油机实施防腐措施,对全部抽油机喷漆,还平整井场。姐妹们共同努力,才一年工夫,站就成为管理局的标杆班组,一段时间,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这年,余招娣被评为油田生产标兵。省工业学大庆会议表彰先进个人,油田只有3名,其中就有余招娣。

作者简介

1

李玉真,年9月生于重庆。毕业于重庆建专、西北大学中文系、鲁迅文学院。曾任茫崖 矿教师、青海油田文学杂志编辑部主任、文学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在《文艺报》《文学报》《散文百家》《报告文学》《美文》《中国女性(中文海外版)》《青海湖》以及加拿大《光华报》等多家报刊发表作品。央视多次播出的电视散文《西部女人》,多年来一直广传为主持播音朗诵课件。有散文集《西部柔情》《城市碰撞》《荒漠神游》、纪实文学《边塞曲》等8部著作。

数十篇作品收入全国各类文集。其中《西北女人》等三篇散文选入“20位西部女作家写西部散文精编”《西部的柔情》;《残霞如梦》选入《新世纪 报告文学选(-)》;《传奇的阿吉老人》选入《年中国散文经典》;《爱恋尕斯湖》选入《中国散文排行榜》。

获上海《文学报》首届(年)命题文学全国征文一等奖;获第 届全国石油职工文化大赛报告文学银奖、散文一等奖;先后获得第 四届中华铁人文学奖、成就奖;获全国“人与野生动物”生态文学征文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歌曲《采油姑娘上山来》( 歌唱家于文华原唱,颁奖大会上由全总文工团龚七妹演唱)、《石油女性的风采》分别获全国新世纪工人歌曲二等奖和 奖,《采油姑娘上山来》获全国五一文化奖。

主办:青海油田团委

承办:青海油田工程建设公司

协办:青海石油文联音舞协会

文稿:青海石油文联作家协会

图片:青海石油文联摄影家协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ly/525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