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内江东兴区双桥镇金鼓村5组,陈菊家中多平米的养蚕房进入蚕蛹采摘出售期,陈菊与母亲齐上阵,忙着采摘“金”茧子。
陈菊正在采摘蚕茧
“家蚕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从幼虫长成熟蚕,开始吐丝结茧。一年可以养七季,这一季蚕茧预计可以摘50公斤。”连日的忙碌终于有了成果,当天下午内江市东兴区松林蚕业公司就要前来收购蚕茧,陈菊和母亲不敢马虎,“我两分钟就可以摘一个方簇格的蚕茧,今天上午我们就得摘完”。
采摘蚕茧
原本在外地打工的陈菊,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年开始返乡开荒拓土,种桑养蚕。“我们家栽种了5亩蚕桑,去年通过售卖蚕茧收入了一万多元。除此之外,还种了一些果桑,自己酿了桑葚酒,做了桑葚糕。”陈菊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昨天又领了蚕种,大概在6月初就要开始养殖第二季蚕。
陈菊不仅是金鼓村种桑养蚕队伍里的一员,也是东兴区依靠种桑养蚕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据悉,东兴区桑蚕业主要分布于双桥、双才、新店等地,全区共有户养蚕户,预计今年全区将产蚕茧吨,产值预计达万元。
陈菊母亲正在采摘蚕茧
据了解,作为国家“东桑西移”工程蚕桑基地县,近年来,该区积极探索多批次养蚕新技术,通过建设标准化小蚕共育室、推广省力蔟具、组建病虫统防统消专业队伍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提高小蚕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单产及蚕茧品质,成功普及推广“七季蚕”新技术,有力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
来源
四川经济网编辑
李弘审核
毛春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qz/10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