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山东纺织强盛原因之一,来自于齐国寇带衣


导读

在全国纺织百强企业排名中,挤进前20强的山东企业就有山东魏桥、鲁泰纺织、德州恒丰、山东如意、临清三和、淄博银仕来、山东岱银、德州华源等8家之多,可以说占据了中国纺织经济的半壁江山。其中山东魏桥以其规模雄居亚洲第一,位于山东淄博的鲁泰纺织以其精湛的染织技术获盈力能力头筹。其他企业也各具特色,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各显其能,为中国纺织和山东经济做出重大贡献。山东纺织经济的发达原因,除了山东省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大力扶持纺织产业、各纺织企业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外,还与齐鲁大地,特别是原齐国都城临淄周边的久远纺织历史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让我们拂去年来的历史尘埃,从出土的丝绸制品、各类古籍记载来探究这段辉煌的历史,笔者将从先秦时代齐国独到的染织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对当时及后世影响三个方面来分开阐述。

一、琳琅满目的丝制品及先进的染织技术

1.齐国织物分类及主要品种介绍

齐国丝绸门类繁多,品种多种多样,据史料记载,当时有绢类、绡类、素类、缟类、纱类、纺类、皱类、绨类、绸类、绮类、锦类、罗类、葛类等等,各大类中又有若干品种,笔者选几个有代表性的织物简述一下。

纱:纱是经纬密最小、经纬丝特别纤细的一种丝织品,特点是稀疏、轻薄。周代已作为礼服在周天子和各大国诸候中服用。纨是纱类织物中的精品,因其清薄、色泽亮白被称做“冰纨”,现在我们常说的“纨绔弟子”,就是穿着这种高档面料制作的衣物炫于市井当中,引起大众羡慕嫉妒恨的贵族子弟。

这里要普及一下纺织行业里一个基本概念——经纬密,按当前国家标准规定,是指在机织物中,每10cm织物中所包含的经纱根数或纬纱根数,按英制规定,则是每英寸中所含的经纬纱根数。例如八九十年代我们的大路棉布品种多为,意思是每平方寸中,也即长和宽均为2.54cm织物中,经纱有60根,纬纱有58根。折算为公制,则为10cm见方布样内的经纬纱根数,经纱根、纬纱根。单就织造过程来说,密度特别大的织物和特别小的难度都很大,密度大了,纬纱不容易打紧,经纱张力要大,易产生断经;密度小了,纱与纱之间的稀密均匀度不易掌握,如果产生不匀就会产生一段密一段稀的档子,在业内叫作稀密路。作为诸候或者身份高贵的重臣如果穿着稀密不匀的礼服,显然是很丢份的,这就需要织造过程中织机的制造精密不说,操作过程中打纬力度也要精心把握。

山东绸:绸通紬,平纹织物,以其质地优良、坚韧耐穿、原料独特被称作山东绸。禹贡记载:

“惟东莱为此丝以为缯,其坚韧异常,莱人为之山茧。”

东莱属于齐国领地,是柞蚕的起源地,这种以独一无二的原料资源垄断市场的产品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资源。

锦:据考证,锦原做帛,以其价格比黄金还贵重,后世加金字旁以专门突出其服用价值和商品价值。锦是齐国当时最为华丽的丝制品之一,其色彩绚丽鲜明、用彩色的经纬色丝织出不同的几何图案,平面细致平挺,表里两面显示出不同颜色的花纹,这在当时铁制材料尚不能精细切削加工、以木制架构为织机主体的情况下,尤其难能可贵。

年稍后期间,在山东淄博郎家庄东周古墓发掘中,发现了一批丝织品和丝编织物,其中就包括一块锦缎标本。该标本为经二重组织,经丝密度为根/10cm,纬密为根/10cm;经丝直径为0.2-0.25mm,纬丝直径为0.13-0.2mm;经丝是两根、两根并在一起使用的。进一步分析标本发现,是用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的丝线织成的表里经双重组织,顺着经丝方向看,可以发现表里经都是在正面显现两个浮点后,绕过连缀纬丝,再在反面显现两个浮点。标本残片已完全碳化,我们已经无从知道其原来的本色。

笔者无缘见到这珍贵的标本,但可以结合织造的一般方法来还原一下其织造原理。在织造前,生产者先染好两种不同颜色的经丝,将这两种经丝分别缠绕在两根经轴上,再安装到织机后面,将两个织轴上的经丝头引到机中缯丝中,按两根表经、两个底经分穿到前后两个缯眼中开始织造,每提一次综框,投入两根纬丝,再将上面一综框拉下,提上另一综框,再织入两个纬丝。循环不断往复,织成织物,由于经丝密度远大于纬丝密度,无论是在正面还是反面,纬丝只在中间起连缀作用,所以在正反两面形成颗粒型花纹,并且双面呈现不同主调色彩。

2.练漂技术

在各类天然纺织原料中,其纤维表层都附着有一层胶质,象棉纤维表层,附着一层腊质果胶,这种果胶亲水性差,在染色过程中不易得色;古代大量应用的汉麻纤维是非常短的,大约在5-10mm以内,靠着果胶粘连在一起,形成长纤维束,在纺纱之前要进行适度脱胶,既不能将胶质全部脱掉,形成一堆不可纺的短纤维,也不能不脱胶就用纤维束来纺纱或织造,这样织物厚重不说,还有很强烈的刺痒感,不利于服用;本文重点介绍的蚕丝表面则附有一层动物蛋白质,亲水性也很差,对要求不高的素白织物,可以不脱胶,而对于需要进行染色的精品,为了增加其服用性能,也为了染色牢度、均匀度,则需要进行脱胶,这在染色学上叫做练漂或精练。经过练漂后的丝织物明显感觉到其柔软、光滑、细腻,着色效果好。

在《考工记巾荒氏涑丝》中详细地记载了练漂的工艺过程:

“帻氏涑丝,以浼水沤其丝,七日。去地尺暴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涑。”

先将蜃灰、生石灰或草木灰等含碱类物质浸在水中,待其溶解以后,再将残渣滤去,制备好练漂液,再将生丝或生丝织物浸于碱溶液中,要沤泡七天,然后捞出来放在太阳下暴晒,晚上再放在清水中继续浸泡,这样反复进行七天,就完成了练漂过程。在浸碱液的过程中,经过七天七夜的长时间碱性作用,生丝表面的动物胶质充分与碱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碱性离子,到期以后放在清水中洗涤,将草木灰等杂质洗去,放在太阳低下曝晒的过程,是一个进一步氧化的过程,促进碱离子再生成,以剥离动物蛋白胶与丝的附着。经过反复洗泡、曝晒,达到良好的练漂效果。

先秦时代的齐人未必知道用碱与有机胶质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但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则是难能可贵的。从练漂时间和反复浸泡、曝晒过程来说,劳动量也是相当大的。

3.染色技术

当时齐人主要采用草染和石染两种工艺。所谓石染,就是应用矿物质染料,将赤铁、朱砂、石黄、垩土以及含铜化合物矿石当作染料来染色。先将这些矿物石进行粉碎研磨,制成细颗粒,再与粘合剂与之充分混合,用于印染、浸染或描画。用石染技术难点在于矿石物与织物没有亲和力,着色牢度低,因此需要添加粘合助剂。齐国是用粘度较大的丹秫来作为粘合助剂的,将朱砂等矿物质染料与丹秫粉长时间浸泡,有的学者推测在三个月左右,秫粉分散成极细的淀粉离子,然后再加温焙烘,使两者充分混合后再进行染色。在出土的丝织品标本中有用朱砂染色的丝帛,着色纯正,色牢度也很好,说明当时石染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草染又称植物染色,染料来源于带色植物的花、茎、叶、根或果实。齐国用于染料的植物也很多,主要有茜草、蓝草、黄栌、紫草、荩草等。其中蓝草应用比较广泛,将蓝草中所含蓝甙水解溶出,在空气中氧化缩合生成靛蓝即可应用于染色。从出土标本来看,齐人还掌握了多次染色,由蓝变青的深染过程,青色就是经过多次蓝染得到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注铝盐、铁盐作为媒介剂的多次套染法。《尔雅释器》中有如下记载:

“一染谓之源,再染谓之赪,三染谓之縷。”

用茜草或紫草作主染料,再加上明矾作为媒介助剂,第一次得到淡红色,第二次得到浅红色,第三次成为黄红交杂色。通过不同次数得到的染色效果,在色相和明度方面也得不同的效果。

笔者之所以将工艺和丝制品介绍的如此详细,一方面在慨叹先秦时代的齐国人是如此聪慧和精巧,另一方面也为了下面探究其技术背后的管理、政策引导方面的支撑。

二、齐国发展纺织经济的背景、措施

1.初期情况

周朝灭商以后,周武王将功臣姜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姜子牙分封到齐国。据《史记》齐太公世家和货殖列传记载:

“太公之封于齐地,亦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也。”“地舄釓人民寡。”

足见开始时不仅地面狭小,人口数量少,而且多为盐碱地,不宜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居民普遍贫穷,一片荒凉景象。

《史记太公世家》记载:

“太公至国,修政,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候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姜尚在进行盐碱地改造、发展农业的同时,根据齐国所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鱼业、盐业,重要的是根据东莱人种桑和养蚕的传统大力发展了丝织业。后来得到周王的尚方宝剑以后,有了经济基础和征伐能力,开始大刀阔斧地开疆辟地,建立了以临淄为中心,东临东海、西到黄河、北止黄海、南至泰山的千里之国了。

2.大发展时期

齐国纺织业大发展时期从齐桓公即位开始,任用管仲为相,出台了一系列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首先是三国五鄙的行政区域划分。将齐国划分为21个乡,其中包括专门的六个商工乡在齐都临淄城内或周边,还包括鄙区境内的五个乡,共十一个乡由齐桓亲自任帅主管,另外十个农业乡由高氏、国氏分管。这种按专业分工来划分治区的方式,大大促进了“子承父业、同业相聚”的技术继承模式,不仅便于同行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也避免了技术的流失。在长期的共同生产中,纺织技术日趋成熟,技术成果也不断在生产中得以应用,生产水平自然会不断提高。另外,

“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

用优厚的政策和待遇召徕天下各类管理、技术能手,采购天下精良材料,也促进了齐国铜铁业、皮制业、陶器业、纺织业的高速发展。

其次管仲还规定了“桑麻植于野”、田宅周围不得栽利桑树以外的树木,如果别的树木影响了桑树的生长,则必须砍伐掉。同时对农夫一家四时劳作也作出详细规定,在桑叶盛长的夏季,农家必须大力开展养蚕事业,为丝织储备好原料;冬季农闲时节,民夫与民妇要聚在一起缫丝、绩麻或织布。北方冬季气温较低,山东各地方有生火取暖的习惯,晚上大家聚在一起操作,不仅可以节省烤火燃料,还可以节约灯油。

再次,在齐国还实行了“国营民营共存”的经济模式。在农村,妇女们分散进行养蚕产丝、缫丝绩麻、织锦织麻;一些小型手工作坊进行染色以供大众化消费,国家再建有专业的大型染厂进行高规格的专业化生产。在国营作坊内,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有专门进行调色、质量测试和把关技术人员。

最后是商业流通政策的保证。不管是姜尚开国立业时期还是桓管治理时期,也包括田齐战国时期,齐国一直对商业持开放、鼓励与支持态度。管仲认为,市场是交换的必然条件,没有市场交换,人民就会贫穷。为了鼓励各国商人来齐经商,管仲采取降低关税和为客商免费提供食宿等措施;为了抑制商户哄抬物价,囤货居奇也制定了相关规定。另外还根据收成年景制定税赋轻重不同的政策以达到物价平稳的效果。

三、齐国纺织业的影响

齐国纺织经济在春秋战国时间特别繁荣,形成了以齐都临淄为中心的丝绸生产中心,大量的丝制、麻制品不仅满足了齐国民众的衣食住行需求,还通过各国客商的交流,让齐国生产的冰纨、绮绣、纯丽、织锦遍布天下,各国衣饰皆以齐国以榜样,带领当时的服装潮流。更重要的是齐纨鲁缟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从临淄经过定陶、洛阳、函谷关、咸阳,到达河西走廊,由此远销中亚、西亚及欧洲地区。另外从春秋时期,齐国已开通了通过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到达朝鲜、日本南部的海上交通航线,齐国丝绸也对东亚人民做出过较大贡献。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田齐政权作为统治者被消灭,但发达的纺织事业并未停滞不前。特别到了汉代,朝庭专门在临淄设置“三服官”以管理和扶持齐地纺织事业,所产高档面料和服装专门供应汉朝各级官员冬春夏三季服装,现在称作标志服。直到东汉中叶,齐地一直是汉室贵族服饰供应基地。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的佳句正好诠释了当时齐国大量的丝制品输出天下、男耕女织的景象。

宋末元初时期,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山东大地又成为重要的产棉区,象鲁南、鲁西北、胶东半岛种植面积都是非常大的。齐鲁人民利用原来丰富的丝制、麻织技术,继续生产棉制品以满足人们服用需求。新中国建立后,在计划经济时代,全国有名的纺织基地有“上青天”之称,上是指上海,天是指天津,山东胶东之青岛位居第二,仅青岛国营棉纺厂就有十家左右,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建国初期,无疑对人民穿衣保暖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成为世界纺织第一大国,山东纺织又在中国占有大量份额,又为中国和山东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结语

山东历来就有植桑种麻、纺纱织布的传统,在社会严重分化的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相对于三晋、秦楚是来说,没有频繁的战乱之苦,姜氏和田氏齐国统治者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制定适应的经济发展政策,使得包括丝织在内的纺织事业有了一个快速的发展过程,奠定了二千多年来的技术、人才和设施基础,在历朝历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建立以后,山东也是凭借着这一优势,在纺织生产经营中迅速崛起,成就了山东纺织经济居中国半边天的大格局。

注:图片取自网络,如有侵权,即行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qz/1392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