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芒种,五月的心思,六月的成熟高品图像


芒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的到来,意味着烈日炎炎的仲夏正式来临。图片来源:高品图像芒种代表着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芒种谐音“忙种”,表明农作物成熟和耕种的最忙季节到来了。图片来源:高品图像有句俗话说的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说的就是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的种子已经成熟,农民要开始忙碌的抢收了。图片来源:高品图像进入芒种,农民朋友的主要农事就是及时抢收小麦、蚕豆、豌豆等夏熟作物,移栽播种和苗期管理秋熟作物。图片来源:高品图像提到“芒种”,就会想起这个习俗-“煮梅”。这个习俗据说夏朝就有了。初夏正是梅子的时节,由于梅子的酸很少有人不怕。于是,古人就发明了各种煮梅的方法。图片来源:高品图像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芒种第一侯:螳螂生。螳螂于深秋产卵,到此时,小螳螂感破壳而出。图片来源:高品图像芒种二侯:鵙始鸣。鵙是指伯劳鸟,这是一种食肉的小型雀鸟。图片来源:高品图像芒种三候:反舌无声。反舌是一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鸟,此时它停止了鸣叫。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qz/1457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