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8049/康雍乾三朝是清代的一个盛世时期,也是文字狱最多的时期。尤其是雍正皇帝,由于性情多忌,治法严峻,他在位的13年时间里,因为文字狱所引发的一系列冤案,多不胜数。雍正四年,大臣查嗣庭到江西主持乡试,以“维民所止”为考题,被污蔑是心怀不轨,是将“雍正”二字去头,成为了“维止”,结果被戮尸泄愤。另外,汪景祺因为年羹尧受牵连,进而被查出“诗文悖逆”的罪名,最后被枭首示众。由于查嗣庭和汪景祺都是浙江人,雍正遂迁怒于浙江一地,认为当地的人情风俗淡薄,风气极坏,于是下令凡是浙江籍的读书人,从今往后一律不得参加乡试和会试,以此断绝了浙江籍士人进身为官的路。雍正六年时,看着皇上的气消的也差不多了,几个大臣就联名上了一个奏折,说浙江的读书人经过这一次的禁试,风俗改变了很多,不再像以往那样好高骛远,喜欢臧否人物。所以恭请雍正帝开恩,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准许他们和其他省读书人一样参加乡试和会试,以谋求仕进。雍正帝批复准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浙江恢复乡试的次年,浙江督抚上了一个奏折。奏折上说,湖州有一户以养蚕为业的普通百姓,他家里的1万多条蚕有感于皇恩浩荡,广被于民,集体吐丝织造了一副祥瑞之茧,长五尺八寸,宽二尺三寸,蚕茧上面的图案精美艳丽、巧夺天工,而且纯粹是自然天成,没有一丝一毫的人工之力。奏折最后说,此乃难得一见的吉兆,是帝王德政的体现。随后,这一床万蚕织成的茧被送到了京城,京城一些善于奉承谄媚的大臣见了后,也纷纷呼吁是天赐祥瑞,要求负责记载的史官把这一不可思议的奇事记录下来。自古以来,耕而食,蚕而衣,被视为是符合自然本性的顺天之道。浙江督抚大概是由此得到了启发,于是编造了一个荒诞的祥瑞故事。至于究竟是养蚕的农户为始作俑者,还是督抚亲自策划,聘请能工巧匠炮制了一个所谓的“万蚕同茧”,史料中并无记载。不过我们可以想象的是,浙江督抚在这一事件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也是理论上的最大受益人。但凡养过蚕的人都知道,蚕吐丝把自己包裹起来,都是一蚕一茧,绝无例外。1万多条蚕心感圣恩、潜心协力织造同一个茧,并且上面还有精美绝伦的图案,这样的神话,即便是说给乡间小儿听也未必会信。雍正即位时已经45岁,且在做皇子时有过多次出游办差的经历,具有一定的见识,可以说是大清最难糊弄之主,这种拙劣的伎俩自然骗不了他。在“万蚕同茧”出现之前,太常寺卿邹汝鲁以黄河水清,昭示天下太平为由,写了一篇《河清颂》,颂扬雍正朝是一个天下安定、社会繁荣的太平盛世。没想到,雍正看了之后勃然大怒,下令刑部遵照大清律例把邹汝鲁绞死。后来改为从宽处罚,免了邹汝鲁一死,但把他革职发配到沿江的堤外效力赎罪。但这一次,雍正明知道“万蚕同茧”是一次漫诞不稽的造假行为,可是他不知道是担心会激起民间更多的对抗意识,所以不愿意多生事端;还是就是想顺应形势,借这一事件宣扬自己的政治开明,泽被苍生。总之雍正帝最后手软了,没有处罚相关的造假责任人。但是雍正毕竟脑子还是清醒的,没有让这一造假事件成为历史上的一次笑话,所以他下旨,拒绝让史官记录这一奇事的要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sc/14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