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科班蚕保姆助力四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马世杰封面新闻记者苏定伟“现在高温天气,养蚕消毒很关键,消毒要做到蚕前彻底消,蚕中继续消,蚕后立即消,还有蚕房要保证通风条件良好……”6月21日一大早,四川南充高坪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吴红云的手机,就不时被会龙镇石门楼村、老场垭村等地的蚕农拨响,她在电话里及时为蚕农详细技术指导。39岁的吴红云,毕业于西南大学蚕学专业,和蚕打了17年交道,是一位科班“蚕保姆”。驻村后,为了更好为蚕农提供服务,她就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为蚕农传授桑园施肥、统防统治、大棚消毒等方面知识,为蚕农演示如何正确给桑树施肥、喷药。每年一到养蚕季节,吴红云都会异常繁忙:田间地头抓桑园的管护、蚕前蚕中蚕后的消毒防病、蚕期的技术指导……“当时看到蚕房里大片的蚕宝宝不动了,我以为它们病了,很着急。听了吴主任的电话解答后,我才知道原来蚕每过一段时间都要睡眠,起眠后它们的胃口就特别好,昼夜都需要进食桑叶……”蚕农李良贤边采摘桑叶边对记者说。在桑园旁一座银色蚕房内,吴红云指导着蚕农,将刚采摘的新鲜桑叶轻轻洒落在蚕宝宝身上。望着蚕宝宝们津津有味咀嚼桑叶,她和蚕农们露出笑脸。“有吴红云副主任这样科班出身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我们企业提供上门服务,让我们心里感到很踏实。”四川腾弘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蒲秀刚提起吴红云对其企业的帮助,字里行间都充满敬意。蒲秀刚介绍,他们公司在吴红云科学养蚕的技术支撑下,目前养殖的僵蚕,市场价达到每公斤近元,经济效益大大高于丝茧蚕。养蚕的季节性很强,吴红云很多法定节假日都“泡”在蚕房里。今年端午节,吴红云要去会龙镇现场为蚕农进行技术指导,她四岁半的女儿撅着小嘴对他说:“你就去那里陪你的蚕宝宝吧,我不是你的宝宝。”谈及此事,吴红云总感觉亏欠孩子和家人的太多。石门楼村的蚕农姚雪梅,提起吴红云为其教授科学养蚕的技术时赞不绝口。蚕农眼里,吴红云就是他们的“定心丸”,因为在养蚕每个关键环节,这位“蚕保姆”都会陪伴在大家身边,帮大家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在吴红云及其同事们共同努力下,高坪区的蚕桑养殖业取得可喜成绩。截止到今年5月底前,高坪区蚕桑大豆粮经复合农业园区就比去年新增养蚕近张,增加产值达60万元以上,带动务工0多人次,增加务工收入30万元以上。作为“中国绸都”的南充,正在打造千亿丝绸产业集群,无数个像吴红云一样的“蚕保姆”活跃在田间地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fz/1533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