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7_1/几天前,我在刷抖音时,忽然刷到了位于棠张镇高庄村“解忧故里桑蚕文化生态园”开园的视频,感觉不错,于是决定利用周末时间,与老婆一起到那里看看。
棠张,是我的故乡。苏皖交界处的铁营村,是我儿时生活过的地方,我整整五年小学时期的快乐时光,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小时候绿,长大红,换了紫袍引馋虫”,摘桑葚是童年最生动的回忆!记得小时候,我邻居汤姓的家门口生长着一棵高大的桑葚树,每到初夏时节,树上都会长满密密麻麻的桑葚,豆绿的、粉红的、通红的、紫红的、黑得发亮的……一颗颗聚拢在一起,缀满枝条,就像满天繁星,令人眼花缭乱。吃到嘴里,香甜多汁,软糯可口!桑葚的汁液粘在手上,紫红紫红的,含在嘴里,唇齿留香,但免不了染得跟手掌一样的颜色——这是我儿时一段美好的回忆!
据了解,棠张蚕桑业早在汉代就已经兴起,著名的解忧公主少女时代就在老家棠张这片土地上植桑、养蚕、纺纱。棠张是徐州目前唯一的蚕桑与丝绸业全产业链基地,现有桑树种植面积3万余亩,是远近闻名的“桑蚕之乡”“丝绸之乡”“纺织之乡”。
从铜山新区到棠张高庄“解忧桑园”,开车过去应该不会超过四十分钟,但由于今天出发得有些晚,再加上路况不熟,在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后来,幸有一位老乡悉心指引,我们终于十一点半前抵达目的地——解忧桑园。解忧桑园位于棠张郎溪河与五环路交汇处东约五里处大路北侧,国道路边。桑园占地亩,汇聚了解忧故里文化、桑蚕文化、丝织文化和徐州市级织绵制作技艺非遗文化等诸多元素,打造而成的一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休闲、研学观光园。
桑园的大门造型比较奇特,是由两根拱柱相互支撑而成,拱柱上方攀附着蚕宝、蚕茧和蚕蛾,造型活泼可爱,栩栩如生。
大门右侧建有一间传达室,传达室的旁边竖立着园区示意图和介绍园区内容的牌子。
走进大门,只见道路两侧整齐地插着几十面彩旗,在夏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两旁的田野里,生长着茂盛的桑树,这一大片一大片新生的桑树,纵成列,横成行,整整齐齐,绿油油一片,一眼望去,就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威武雄壮,令观者无不为之一振,顿时神清气爽!
前行约一百米,在道路的中央,建有一个圆形花坛,花坛中有一尊解忧公主的塑像,她的面前设有蚕宝、蚕茧和飞蛾停在一块石头上的造型,石头的正面刻着“蚕源”二字。解忧的左手后置于地上,右手五指伸开,置于身前,神态生动,好像在为游客们讲述着桑蚕的美丽传说!
再往前走约五十米,在道路的左侧,有一排通透的连廊,在连廊的入口处,摆放着一只卡通造型的蚕宝宝,萌萌的神态,可爱极了!
连廊的横梁上挂着一块牌子,上书“桑蚕文化长廊”几个大字,两侧的立柱之间,间隔布置着有关桑蚕文化方面的展板,内容非常丰富。
这一排展板,有介绍桑蚕之乡棠张的,有介绍蚕的传说的,有介绍如何养蚕的,有介绍丝织历史演变过程的,还有介绍历史人物解忧公主与桑蚕的渊源关系的……让我大开眼界。
沿着主干道再往前走几十米,便来到了桑果采摘园。这个采摘园,实际上是用透明的塑钢材料搭建起的一个温室大棚,虽然恰逢小满时节,天气很好,气温比较高,但由于园内有制冷设备,故棚内的气温很是凉爽,采摘的游客一点都不觉得闷热。
由于我们来的时节已过了桑葚采摘的最佳时期,再加上今天来的也迟了些,故前来采摘的游客不是太多。我问了下入园的费用,管理人员告诉我,一个人二十九元,到里面随便摘、随便吃,但出园时只能带走一小篮桑葚。
明确了采摘的规定后,我们便开始采摘了。这里的桑葚长得真旺相,个头普遍要比园外的大得多。由于没有风沙尘埃的侵袭,也极少有蚊虫的叮食,所以要比野外的桑葚卫生得多。美中不足的是此时的桑果大都偏老了些,吃到嘴里偏糯一些,但其特有的甜香味依然很浓,吃了之后,仿佛又品到了儿时的味道!
我一边摘,一边吃,摘了半个多小时,便摘满了那个小塑料篮,此时已过中午,也一饱了口福,于是满意而归。
在老家的这次采摘活动,不仅让我体验到了动手采摘的乐趣,品尝到了唇齿留香的桑葚果,而且还让我回归大自然,尽情享受了一把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同时更让我品味到了浓浓的故乡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jj/14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