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陕西一农民去淘金,捞到1条金光灿灿的虫子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

年,陕西一农民带3个儿女去池河淘金。突然,河水泛起金光,农民快步上前。不料,扑了个空。这时,二女儿眼疾手快,一把夺过“淘金盘”,胡乱捞了1次。没想到,1条金光灿灿的“长虫”被捞了上来。

农民名叫谭福全,是陕西安康石泉县人。平日里他负责种地,妻子负责养蚕,俩人养大了3个孩子。

到了冬季农闲时节,谭福全喜欢叫上孩子们,去附近的池河里淘金。虽然河水很冷,很刺骨,却有机会淘到一些金子。

那天,谭福全本想给孩子们露一手自己的技术。不料,捞了几盘,盘盘空,很没面子。

就在他很沮丧的时候,河水突然泛起金光,预示着出现了金子。他立刻上前捞了一盘,不料扑了个空。

这时,性格急躁的二女儿突然走过来,一把夺过父亲手里的淘金盘,胡乱一捞。没想到,1条“金闪闪”的虫子被捞了上来。

谭福全惊呆了,他惊呼:“二妞,你真是个福将啊!”

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这一盘捞上来的除了金虫子,还有几枚古代铜钱。

面对如此丰厚的战果,一家人开心极了,决定打道回府。

到家后,谭福全把妻子喊出来,一起观看女儿捞的金虫子。

妻子看到后惊呼:“这不是金蚕吗?咱们这里是养蚕的,你们莫不是惊动了蚕神?”

大家仔细一看,这虫确实是金蚕。只不过,这只金蚕看着并不是纯金打造的,而是镀金的。只不过,它和古代铜钱一起出现,应该是古董。

为了好好保存金蚕,谭福全专门为它制作了一个木匣子。往进放的时候,他还给金蚕包了红布。谭福全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石泉县人世代养蚕为生,十分敬蚕,爱蚕。

不料,谭家人淘到金蚕的消息不小心被传扬了出去,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小麻烦。刚开始时,有一些好奇的村民跑来参观金蚕,看一看也就走了。可是后来,竟有陌生人上门,还扬言要收购。

他们开出了很高的价格,老谭却不想拿这件东西做交易。因此,他除了拒绝,还是拒绝。可那些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始终不肯死心。

日子久了,老谭觉得很累,却不知道怎么解决。

年,谭福全在经过多方打听后,得知了文物可以捐给博物馆的消息。当即,他问妹妹借了50块钱,偷偷赶往西安。一下车,老谭直奔博物馆。

到达博物馆后,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谭福全。当他把金蚕和钱币拿出来后,工作人员惊呆了。只见那古钱币乃是汉代的五铢钱,由此推断,金蚕也是汉代的。

当即,工作人员喊来了博物馆负责汉代金银器的专家,对文物进行准确鉴定。

经鉴定,金蚕乃是西汉的1件鎏金铜文物。它全长5.6厘米,重量为0.01千克。它的形状为一只仰着脑袋的蚕。这只蚕通体共9个腹节,十分完整。它睁着两只圆圆的眼睛,似乎在吐丝。

蚕的体态完整,刻工完整,鎏金层有被侵蚀损害的痕迹。但它是我国首次发现的鎏金蚕,十分珍贵。

至于它为什么会出现在石泉县?是因为这里自古就是重要的养蚕之地。这只金蚕有可能是皇帝御赐,也有可能是当地人花重金打造,进行供奉的。总之,它的地位十分崇高。

鉴定完毕后,专家将结果尽数告诉了谭福全。没等专家劝,他便主动将其捐献。他说:“我一直都知道这金蚕珍贵,就让它留在博物馆,发挥它的价值吧!”专家听了之后感动不已。

谭福全捐献金蚕后,默默坐上车回到了村里。大家得知他把金蚕捐献后,纷纷笑他傻。

这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为他送来了奖状。在村里,工作人员通过村民得知了谭福全家的情况,也知道了他倒贴路费捐文物的事迹。当场,工作人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回到市里后,他将情况报告给上级,上级特意为谭福全补了一份奖金。

鎏金铜蚕最终留在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且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很多人不解,这么一个小小的鎏金蚕,等级为何如此之高?

一、它是我国首次发现的鎏金铜蚕,意义重大。它的发现,将陕西石泉的养蚕历史推向了汉代。而且它也是汉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实物资料。

二、西汉鎏金铜蚕造型精美,工艺高超。它由红铜铸造,配合鎏金工艺,塑造出了简练朴素却雄宏大气的昂首的蚕的形象。

三、它的寓意好。蚕与养蚕有关,寓意新生,寓意收成好。

正因为如此,年时,西汉鎏金铜蚕还被邀请进国家大剧院,参加“一带一路”相关特展。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西汉鎏金铜蚕的出土,陕西石泉县被誉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

这一切,都归功于谭福全一家人的无私奉献。希望大家在参观鎏金铜蚕时,也不要忘了背后的这一段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jj/1423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