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想要孩子获得成功,只要遵循这个两步法就够


前些天我写了一篇关于教孩子从学会“迈出第一步”开始的文章,记录了早早第一次炒菜失败的经历。尽管他整个炒菜的过程都是乌烟瘴气、毫无章法,最后炒出的菜焦黑、生熟难辨,但是在教育观里,我却认为这是属于我俩的一次成功,因为我成功地说服了早早去动手尝试一件对他来说新鲜的事情,而他成功地又拥有了一次开始。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每个家长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此很少有一些具体到能适用于所有家长的方法,但是一些大的方向、理念和规律又是通用的、而且是我们为人家长者应当去用心遵循的。

比如说今天想要谈的关于“坚持”的问题。

在我看来,首先教会孩子“开始”,然后教会孩子“坚持”,我们就帮助孩子在成功这条道路上,完成了一大半的旅程。因此,你如果想让你的孩子成功做成某件事情,可以试着去切实履行这个两步法,然后你会发现,当你付出的时间足够多,孩子离成功的终点就越近。

关于如何开始,我们首先需要引导孩子对这件事情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或者让他明白这件事情的意义,从而让他产生即使不喜欢但现在不得不去做的想法,这里就不再赘述。

很多时候,开始和坚持,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没有开始、何谈坚持,相反,如果什么事情都坚持不下去,也会让“开始”变得毫无价值。

那如果我们成功地说服了孩子迈出第一步,拥有了一个开始,又该如何帮助他们坚持下去呢?

其实并不难,这里我总结了四个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帮助孩子树立起清晰的目标,这样才能让孩子有坚持下去的方向和动力。

前些天利用一个数学复式统计表的题目,我成功地帮早早找到了一个坚持连续做7天仰卧起坐的目标。

这个题要求我和早早爸爸一起参与进来,连续记录我们三人每天的仰卧起坐的个数。

由于早早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比我俩的成绩都要好,一开始就有种优越感,很乐意接受这个统计表的任务。

在做运动的过程中,我还时不时地表现出不想做、很无奈的样子,这让他进一步从监督我们的任务中得到了乐趣。

我们老是逼他做一些任务,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掌握主动权,能逼一逼爸爸妈妈,他自然每天晚上乐此不疲,于是他很轻松地就完成了这个打卡7天的任务。

数据出来以后,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很好的教育机会:你看,坚持下去我们的成绩是不是一步步变好了啊?说明取得任何成绩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第二,享受成功的乐趣,获得“成就感”。

孩子有时候取得了某些方面的进步,也许只有家长感觉到了喜悦,孩子们自己可能完全没有感觉,甚至觉得这些进步对于自己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可能这些本来就不是他们想要的。

因此我们需要帮助他们自己去发掘成功的喜悦。

早早五岁那天,我们带着他去爬武功山,海拔米的山脉,爬完全程,用了六个多小时。途中,我不断用瀑布、昆虫等他感兴趣的东西去驱散他的疲乏,也不时提出目标:继续往上,我们一定要找到这个瀑布的水源。

而在他心底,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驱动力:爬上山顶,可以得到玩手机的奖励。

武功山山顶的景色绝美,我又不断地提醒他:你看,在山底爬不上来的人,是不可能欣赏到这么美丽的风景的吧!直到他小小的心里由衷生出成功的自豪感为止。

第三,必要的时候也要学会逼孩子一把。

昨天下班回家,早早和邻居家牛牛玩得正欢,我喊他一起去摘桑叶回来喂蚕宝宝,这个是前一天晚上他就和我约好的。

他说不想去,让我自己一个人去。后来又说,不喂算了,反正后面的科学课也没有这个作业了。

我坚决说不行,必须他和我一起去摘桑叶,因为这个是早就说好的事情,他必须信守自己的承诺。还有就是,如果每件事情做到一半就坚持不下去,那以后将一事无成。

大多时候,我们都要想办法教会孩子有始有终。

第四,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孩子一些陪伴和帮助。

很多时候,孩子不愿意开始,或者坚持不下去,是一种畏难的心理在作怪。比如早早,作业越多他就越不愿意去做,他从潜意识里就开始逃避这件事情。

我有时候搬个凳子在他旁边,要么听一些线上的课程,要么看书,要么写文章,让他明白我也有很多任务需要去完成,我可以陪着他一起完成。

在登顶武功山的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早早有些体力不支的时候,就会拉起他的手,把自己的力借相当一部分给他,拼尽全力地让他轻松舒缓一阵子。

这样子,在他继续前进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没那么孤单、感觉到还可以借助妈妈的力量,坚持下去也就变得容易一些。

最后要说的一点也很重要,我们要教会孩子的坚持,一定得是“有效的坚持”,所谓有效的坚持,也就是要有正确的方向和正确的方法,如果是无效的坚持,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顽固不灵。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ly/1148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