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动物打交道、长期共存的历史。最开始人们通过打猎来获取食物,用动物皮毛制作衣服,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其后逐渐开始驯服某些动物,饲养猪、牛、马等为自己服务。现代社会,“动物”已经成为一门产业,不仅仅能为产出各类肉,还能有观赏等娱乐活动。为了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科学繁殖,动物生产类专业应运而生。那么我们通过下面的内容来了解动物生产类专业怎么样,为大家答疑解惑。
01动物生产类专业有哪些?
动物生产类专业是以生物化学、免疫学、医学、生物物理学等学科发展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关于动物生理、生产及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一门科学。研究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目前动物生产类专业包括动物科学、蚕学、蜂学等7个本科专业。
动物科学主要研究动物的遗传变异、生长发育、后代繁殖、消化代谢、营养与饲养等。主要方向有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繁殖、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生产与管理等。动物生产与管理一般涉及养殖场管理,比如养殖场各个区域的功能划分、基本设施的配备、动物从养殖到屠宰的全过程等。
蚕学、蜂学和马业科学则主要研究,蚕、蜜蜂和马的饲养与管理、遗传育种、疾病防治以及相关产品资源的加工利用和经营管理。经济动物学培养了解经济动物生物学特性、繁殖与育种、营养与饲料、饲养管理、产品初加工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知识和技术的人才。
饲料工程与工程学、营养学、管理学等有一定联系,主要是培养饲料工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的学生应掌握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属于技术+畜牧业。
02课程设置和代表院校
动物生产类专业为农学范畴,涉及一些数理化知识。因此针对该类专业,院校通常会开设高等数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学、统计学、计算机应用、概率论等通识课程。然后是一些专业基础课,但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课程存在区别,可能包括以下这些。
动物学基础、生物信息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动物繁殖学、动物生产学;蜜蜂饲养管理学、蜜蜂保护、蜂产品加工,养蚕学、蚕病学,马繁殖学、马房管理;特种经济动物营养、特种经济动物繁育、特种经济动物产品开发利用;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动物营养学;智慧牧场管理、智慧牧场环境监测、智能畜牧机械等。
关于代表院校,农林类院校和部分综合大学都有动物生产类专业,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扬州大学、西南大学等。
在河北省则有河北农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之一,学校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还有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北方学院等也开设了动物科学本科专业。
03动物生产类专业本科毕业后能做什么
动物生产类专业是一门涉及动物营养与饲料、繁殖、产品资源加工与管理等。通过学习这类专业,学生们能深入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知识,为动物的生产与健康保驾护航。饲料加工厂、养殖厂、遗传育种公司、公务员、科研院所、各级农牧管理邮门等都是就业选择。
1.企业技术人员:在饲科行业企业从事饲料营销与技术服务工作,各生产农场、猪场、鸡场、牛场等畜牧养殖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及技术工作。
2.专业技术顾问:冻精站、种畜站、胚胎移植中心的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各医学院校、动物研究院所从事实验动物的开发及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等。其他需要畜牧业知识的电视台、广播台、出版杜等单位或自媒体网站从事专业采访、编辑工作。
3.专业技术人员:各级学校、研究部门,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不过通常需要硕士,甚至博士学历,建议进行深造。动物科学研究前沿包括,营养物质的需要与利用机理(有效性、加工等);动物繁殖理论、技术和管理(性别控制、胚胎移植、转基因);品种、遗传性状、分子机理(良种选择、经济性状)等。
如果有其他观点或者疑问,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作者积极互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ly/1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