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是丝织大国。丝绸离不开养蚕,养蚕又离不开桑树。
桑和丧两个字的历史都比较长。在甲骨文中都有出现。
比如,桑字的甲骨文字形有:
桑字甲骨文字形
丧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更多:
丧字甲骨文字形
对比两字字形可以发现,丧字甲骨文字形中去掉那几个口字形状后基本就可以看作桑字甲骨文字形了。
许进雄在《甲骨文有故事》中认为,丧字甲骨文“字形结构为一株桑树,树枝间有二至四个大小不等的口描绘出篮子的形象,创意来自采摘桑叶时,在桑树的枝丫间悬挂多个篮筐以利收集”。
喪字是如何跟桑字联系起来的?现在还不能得出一定的结论。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喪”字的:
亾也。从哭从亾。會意。亾亦聲。
亾,就是亡字。
《说文解字注》中的注解是这样的:
(喪)亡也。亡部曰:亡,逃也。亡非死之謂,故中庸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尙書大傳曰:王之於仁人也,死者封其墓,況於生者乎。王之於賢人也,亡者表其閭,況於在者乎。皆存亡與生死分別言之。凶禮謂之喪者,鄭禮經目錄云不忍言死而言喪。喪者,棄亡之辭。若全居於彼焉,己失之耳。是則死曰喪之義也。公子重耳自偁身喪,魯昭公自偁喪人,此喪字之本義也。凡喪失字本皆平聲,俗讀去聲,以別於死喪平聲,非古也。从哭亡。亡亦聲。此從禮記奔喪之禮釋文所引。息郞切。十部。
从《说文》看,喪字指的是逃亡,和死的关系不大。但这个解释不通它跟桑树的关系。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看到了表示篮子的两个口字,还有亾字,所以说从哭从亾。
如果他见过甲骨文,没准能说清楚它与桑树的关系了。
各位看官,您能说出两个字的关系么?欢迎写下你的看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ly/1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