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癫疯能吃枣子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30/5888907.html编者按
百色靖西市地州乡乐村小蚕共育室的负责人、致富能人刘美月是一位养蚕达人,人称“蚕娘”。她通过“小蚕共育室+农户”的形式,带领当地留守妇女、贫困户走上发展种桑养蚕增收脱贫的道路。
这是广西各级妇联深入实施“产业到家牵手妈妈”巾帼脱贫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蚕娘”的致富故事吧。
↓↓↓↓↓↓
这位女能人怎么变身养蚕达人?
网络配图
乐村有84户农户发展种桑养蚕产业,桑树种植面积亩。年,该村的群众大发了一笔桑蚕财,每户蚕农都有了几万元的收入,乐村成了小有名气的养蚕专业村。
“发了桑蚕财,这要感谢我们的致富带头人。”在乐村里的蚕农都这样说,大家嘴里说的致富能人就是该村小蚕共育室的负责人——“蚕娘”刘美月。年靖西市妇联开展“产业回家留住妈妈”工程,鼓励妇女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得知有如此好的创业发展契机的刘美月,毅然辞掉在广东工厂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始种桑养蚕。
养蚕给留守妇女带来哪些变化?
网络配图
最初,刘美月在自家的地里试种了50亩桑树,成为了乐村百谷屯 个“吃螃蟹”的人。养蚕讲究技术,刚接触养蚕的刘美月积极参加各类种桑养蚕培训班,由于人勤快,又好学,很快掌握了过硬的技术,使得养蚕经济效益越来越好。许多村民对此投来羡慕的眼神,刘美月因势利导,提供信息、技术以及销售渠道,带动村民一起养蚕。在她的带领下,乐村不少在外务工的妇女纷纷辞工返乡种桑养蚕,全村84户蚕农里就有19个妇女是返乡创业的。
从小蚕共育室到“妇女之家”示范基地
年下半年,眼见加入种桑养蚕产业的村民越来越多,刘美月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为什么不在村里建一个小蚕共育室呢?这样即可避免蚕种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也可以降低蚕农饲养的风险。
说干就干,刘美月租用了百谷屯4亩地建成了包括2间小蚕共育室、1间桑叶储藏室和1间休息室的小蚕共育中心,专门从事小蚕培育,把小蚕养到容易养殖的3龄时,再出售给蚕农,蚕农们只要再养上15~18天,蚕宝宝即可产茧。这样,不仅减少蚕病的发生,提高蚕的成活率和产茧率,成蚕周期与传统养殖相比也缩短了,现在只要培育9~11天时间即可出一批小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刘美月在小蚕共育室里查看今年 批小蚕生长情况。
“养蚕一定要把好消*关,平时养蚕房的地板每天都要消*,蚕房的温度和湿度也要实时监控。”一提到种桑养蚕,刘美月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为了保证蚕宝宝成长速度一致,刘美月还想出了一个法子——控制睡眠。“蚕宝宝是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如果有的蚕宝宝没有睡,说明还没有吃饱,这个时间就再给它喂点桑叶,等到全部睡着后,再撒上石灰,这样没有吃完的桑叶也干掉了,先睡醒的蚕宝宝也没办法再吃了。”
如今,刘美月的小蚕共育室已经成为了靖西市妇联“妇女之家”示范基地,经常开展种桑技术培训、养蚕技术培训、评选“十佳蚕娘”、“最美家庭”等活动,为养蚕妇女提供蚕种及技术服务。该培育中心不仅带动了乐村妇女发展桑蚕产业,还辐射到周边安宁、壬庄、龙邦等乡镇。小蚕共育中心也从最初的一年培育几十张到现在的张。刘美月还聘请了村里的10个妇女来做帮手,她培育出的小蚕被销售到靖西市内多个乡镇,供不应求。
据悉
年乐村共有11户贫困户脱贫,其中就有3户通过发展种桑养蚕脱贫的。刘美月告诉记者,今年,她又动员了8户贫困户发展种桑养蚕产业,春耕时节,这几户贫困户已经在自家地里种上了桑苗,就等着刘美月的小蚕培养成熟出售了。
新闻详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qz/10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