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今日话题云南人好像喃都吃


大家好,

这是小A,

土生土长的昆明人,

从小玩遍云南省内,

一个不折不扣的家乡宝

在群里的南北战争过后,

发现云南人吃好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广东人G哥表示自愧不如,

我突然站在了食物链顶端

(可是我们不吃福建人诶

首先解释一下标题

“喃”在昆明话里是“什么”的意思

一提到云南美食,

大家想到的都是野生菌和米线,

和汽锅鸡(虽然平时我不吃

驰名的野生菌火锅是每年夏天必备

现在的火锅店基本都标准化了

大家可以放心去

在菌没熟之前是不会发碗筷的

来云南吃蘑菇记住:

越*的菌儿越好吃,

牛肝菌没有见手青好吃,鸡枞 吃但是比较贵,当然每个人口味不同,有机会都试试大蒜+青椒炒菌儿品尝菌儿最原本的味道这里插入一个冷知识炒菌儿放蒜的用途除了增加味道还有一个原始作用:杀*故事源于家里长辈:由于有的菌儿有*蒜作为一个有排*作用的调料在避免中*这件事上体现了它的心里安慰作用

其实除了它们,

各种虫子,花花和草草,

也都是非常好吃的

具体来讲,

除了作为糕点的各种鲜花饼,

正餐里也会出现花花

除了菊花过桥米线里的菊花不止是装饰外,

好多花花都是可以吃的。

这是一些例子

石斛花和核桃,算是甜品

这个花吃起来没有月季涩,味道不错

月季和大虾,虾能吃,花也能吃

花的口感有点涩,但是味道还不错,有一丢丢酸味

油炸菊花

味道不错,

外面油炸是脆的还有白糖,花的口感是软的

菊花本身没有什么味道

吃起来就是白糖+油炸面粉糊的味道

瓜花也是能吃的

左下角那盘油炸的就是瓜花

一般吃的是南瓜花

还可以煮汤或者清炒

其他还有金雀花,银雀花,紫藤花,芋头花,芭蕉花等等

想了解更多的朋友

任意搜索引擎输入“云南吃花”,

就会发现整个云南不同的地方吃不同的花

我们不但吃花花,

还吃各种草草。

由于云南大部分地区气候适宜,

越往南,

能吃的绿色植物越多。

以我多年的经验总结,

在西双版纳和德宏这个纬度,

基本大部分绿色植物都能吃

烹饪方式基本逃不出三种

清炒,煮汤,油炸,

配上酸辣蘸水就可以非常美味

瑞丽菜市场里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草

油炸青苔,西双版纳傣族特色

和糯米饭一起吃非常绝

吃起来的味道就是平时见到那种青苔的味道

没有泥土或者很大的腥味

油炸了之后酥酥脆脆

口感类似有粉末的拌饭紫菜

配上糯米饭自带的甜

就是非常完美的搭配

软中带酥,

甜中有咸

对于青苔也能吃这件事,

大家反应基本非常统一:

还表示:

广东人G哥belike:

(但是它是真的好吃,去西双版纳的朋友一定要尝试,真的不亏

除了花花草草,

虫子们作为优质的蛋白质,

也是一大美食。

包括但不限于蜂蛹,蚕蛹,蜻蜓幼虫,蚂蚱等

这里多比比几句

为的是

告诉大家

下面有图

下面有虫

如果怕虫或者密集恐惧症的朋友

可以考虑看到这里

我先来开个头

虫子的做法基本只有油炸

什么调料都不加

自己炸的话得冷锅冷油下锅小火

炸到表皮金*就尽快捞出来

(你猜我为什么知道

虫子分为两种:

蛹和成虫

蛹是外酥里嫩的高蛋白

成虫是内外都脆的 下酒菜

在云南,

吃到虫有三种途径

去餐馆

基本都是预先炸好的

然后回锅出来的

大餐馆小餐馆都这么干

菜市场买

这是不会动的成虫

如果是蜂蛹他会动

还有可能在买回家的路上变成小蜜蜂

自己找

竹虫就是竹子里掏出来的

油炸要特别小心

温度高了蛋白质容易化掉

可能只剩下脆脆的空壳子

总的来说

炸虫子就是高蛋白

毕竟他不是活的或者生的

吃起来也没有那么害怕

能保证不会因为不卫生而拉肚子

有bugger们在就会有问题

例如

不会,因为虫子比较小

虫子关节也没有这么硬

嚼碎基本不会刮嗓子

再比如

我觉得没有

我吃过的各种虫子只有口感上的区别

例如蜻蜓幼虫和蚂蚱

口感只有形状上的差别

壳是脆的

肉是酥的

或者

不用吐出来

整个虫子都能吃

粗的蛹里面蛋白质比较多

再或者

没有,虫子虽然是没有清洗直接油炸的

但是虫子本身不带什么沙

还有

目前我也没吃到过

一般油炸的东西只能保持干燥

菌本身自带水分

凑一起估计会变成稀饭

为什么要吃这些奇怪的东西呢

它很好吃

所以就不奇怪了

也有可能因为在云南

“绿色的都是菜,

会动的都是肉”

表达不善

如果还是无法想象味道和口感

欢迎大家有机会尝试一下

我发誓都能吃

照片都是我拍的

都是吃过的

希望大家永远年轻

永远有足够的好奇心尝试新东西

我是云南的

(不是怒江的

云南哪里基本都去过

有问题欢迎滴滴

这是热心小A,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qz/1069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