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郑作运国庆期间到嵩县调研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14/4786958.html

年国庆期间,正是秋蚕饲养关键时期,瞄准嵩县主产区的科技需求,及时解决蚕农秋蚕饲喂出现的问题,省蚕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省科技特派员郑作运研究员,深入我省蚕桑大县洛阳市嵩县指导秋蚕饲养。

科技特派员郑作运在嵩县饭坡镇汪城村具有代表性的养蚕农户祝喜娃、葛银堂的养蚕大棚内,详细查看了晚秋蚕生长发育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预测了该户晚秋蚕蚕茧产量和效益。两位养蚕户各养4张晚秋蚕,截止9月30日蚕已发育到5龄第4天,蚕儿头数足,蚕体整齐健壮,没有发现不良蚕,预计两个养蚕户该批蚕都可达到张种产茧50公斤的高产水平,蚕茧收入按嵩县鲜茧收购价计算,预计两户均可达到1万元以上。特别是养蚕户祝喜娃,承包了11亩桑园,今年是第二年,全年养蚕19张蚕种,全部使用方格簇上蔟,蚕茧质量很好,平均张种产茧量45公斤以上,尤其是 两批秋蚕,张种都突破50公斤,全年预计总产茧多公斤,总收入突破4万元。省科技特派员帮助他推算,他今年承包的11亩桑园,明年已进入丰产期,正常情况下全年可养蚕30张,产茧公斤,蚕茧收入可达到6.5万元。听到科技特派员对养蚕效益分析,两养蚕户十分高兴,对发展蚕桑生产信心百倍。

科技特派员郑作运研究员围绕当地蚕农饲喂期间存在蚕座密度大(蚕分布太密)、夜间大棚温度低(只有17度左右)等影响蚕儿食叶和正常生长发育的共性问题,科技特派员郑作运研究员现场提出了5点意见:一是要尽快解决养蚕大棚夜间低温问题,可采用电暖片、柴油炉升温,或者明火简易升温办法,使蚕室夜间温度 控制在24度, 不低于20度。二是要及时扩大蚕座,要保证5龄蚕盛时期张种蚕座面积40平方米,即蚕与蚕之间有一条蚕的空隙,坚决制止密蚕饲育。三是晚秋蚕温度低,湿度大,容易发生僵病(白僵病和绿僵病),特别是养蚕大棚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密闭闷气,导致血液型脓病发生。要每天撒布2次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吸湿、隔离、杀灭病菌,防止蚕病发生。四是要搞好桑叶保存,湿布覆盖,确保桑叶新鲜,使蚕吃饱吃好。五是要上好簇,尤其是上蔟后要及时拾取落地熟蚕另行上蔟,使熟蚕条条结茧。蚕儿上蔟结茧5天内簇室温度低时,应及时升温至24度,确保蚕儿3天内吐尽蚕丝结大茧。上蔟一昼夜后还要注意做好通风排湿工作,促使茧子洁白,提高蚕茧质量。

编辑:嵩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qz/982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