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这是晚唐诗人杜荀鹤《蚕妇》诗中的一副插画。一位神情涣散,眼神空洞的农妇,依靠在装满蚕叶的筐子边上。地上依稀的野草,一排历经沧桑的树,让我以为这是西北的春天,为了不让人取笑我,我赶忙上网查了一下诗人的籍贯,原来是晚唐安徽的诗人。既然是安徽一带的农事,春天的自然景象,应该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插画的春景,却给人一种春天中的荒凉,也许这样才能更突出诗的意境。插画中农妇,一身疲惫的依靠在蚕筐子上,我想古代的农村女子都是起早摸黑的,当东方出现一丝晨光,她们便爬起来,准备一家人的早饭。她们也是扒拉了几口粗饭,便背起筐子,三五成群地来到农间地头上,埋头便摘起了蚕叶。当沉重的农活压酸了她们的腰,当她们消耗完那几口粗粮的能量,当她们摘满那两筐子的蚕叶,也许也只累得剩下依靠在筐子的力气了,她们哪有心思想蚕茧后的事。对于她们来说,摘蚕叶,就是为了养好蚕,而养好蚕,就是为了活着而已,至于那美好的蚕茧,它何去何从,便与她们无关。诗句: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诗人看见辛苦的采蚕妇,看着她们疲惫的脸上,因长期的营养不良,还从事着繁忙的农活,她们也许都累得麻木了,哪有心思想着蚕茧背后的荣华富贵。我看着插画,我在想,那位劳累的农妇,她依靠在蚕筐上,她是否饿极了,她是否想着,回去好好吃个午饭,然后好好伺候那些小蚕儿。我在想,那时的农妇,她们是否特别信命,命若如此,她们便信奉着这条命,做好她们的本分。要不然,这一天繁重的农活,这一天天的营养不良,她们是如何面对这世间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sc/1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