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桑蚕大作用
贵港这位“蚕司令”真牛
一起来认识一下
这位农业技术达人——谢寿泳
近日,在覃塘区黄练镇平寨村的桑蚕基地,谢寿泳来到桑园和工人亲切交谈,告诉她们如何采摘挑选桑叶和桑葚,工作一丝不苟,连额头上的汗水都无暇擦拭。这位衣着朴素,寡言少语的基地负责人,我们叫他“蚕司令”。他在桑蚕种养方面造诣颇高,多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并多次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个人荣誉奖项。在桑叶种植基地,绿油油的桑树一望无际,新叶柔嫩透光,长势良好。偶有微风吹过,满园的桑树沙沙作响。“早上工人就要迅速摘好桑叶,放到蚕房隔壁储存好,保证幼蚕能吃到新鲜柔嫩的桑叶,我也经常到园里查看桑树生长情况,和蚕农们交流沟通。”一说起桑蚕种养的情况,谢寿泳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侃侃而谈。
年7月,谢寿泳毕业于广西农业大学蚕学专业。同年8月,到覃塘区黄练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5年来,他一直投身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年,他创建了黄练镇科宝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提供的小蚕健壮、整齐、质量高,农户养蚕成活率由年以前的自育50%提高到现在95%以上,每张蚕托的平均产量由原来的22.5公斤提高到45公斤,蚕农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
年,黄练镇及周边乡镇蚕农,从黄练科宝小蚕基地产出的小蚕中产得鲜茧万公斤,受惠蚕农多户。合作社直接解决基地多名劳动妇女就业和多名养蚕蚕农就业,推动了当地种桑养蚕业的发展。
工人们陆续来到蚕房打扫卫生,将蚕粪清理收集好,蚕粪晒干后也称为“蚕砂”,可用于枕芯填充,也是一味中药。谢寿泳告诉小轩,工人们一般上午在桑葚园采摘桑葚,下午便来蚕房打扫清理。由于工作时间自由,强度也不大,基地多数工人都是周边村屯的妇女。
谢寿泳以提高桑蚕效益为目标,率领技术团队,先后发明了“波浪形网状蚕簇制造技术”“石灰喷粉车制造技术”“小蚕共育蚕框大棚式自动化清洗和消毒系统”等6项技术,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
谢寿泳掌握了先进的养蚕技术,他还想让更多蚕农受益,规避养殖中出现的风险。他利用自己的养殖技术为周围乡镇养蚕用户提供技术咨询,同时开展小蚕共育培训。近年来,他到覃塘区各乡镇蚕区举办种桑养蚕培训班多期,培训蚕农多人次,无偿发放技术资料5万册,接待技术咨询3万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谢寿泳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先进工作者”“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等荣誉称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sc/1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