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蚕记
初次见面:请多多指教
四月初的清晨,班级植物角里迎来了一盒刚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小朋友们围聚一团,凑着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
这叶子上怎么有黑黑的东西在动?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难道是小蚂蚁?可是跟我见过的不太一样啊!
大家纷纷仔细观察起来。
咦,这小小的、黑黑的是什么呀?
妈妈说,这是蚕宝宝的卵,是它们最小的时候的样子,就像在妈妈肚子里时的那个小小的我们。
为什么有的会动,有的不会呀?
那是因为有些蚕宝宝已经孵化出来啦,就像我们刚出生的时候也是在动呀!
原来它们是蚕宝宝!好可爱的名字。
我们好好照顾它们,看看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
大家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在一系列小调查中大家结识了蚕宝宝这个新朋友。
心灵物语:孩子们各抒己见,争相把自己调查的小知识进行分享、介绍,不断丰富和增加着有关蚕宝宝的有益经验。
陪伴: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通过前期调查,孩子们为蚕宝宝布置了一个安静温馨的家。
孩子每天都要完成许多工作,还需要一些专业的工具来帮忙!
任务1:收集新鲜的桑叶
张扬锐每天上学前都会去采一些新鲜的桑叶。
任务2:把桑叶铺平、擦干
任务3:用小镊子把残留的枯叶夹出来,用羽毛把蚕宝宝的粑粑扫到一边。
心灵物语:孩子每天利用早晨来园、饭后休息等空闲时间,积极参与对蚕宝宝的照顾。他们关心着蚕宝宝的生长,从中也体验着饲养的乐趣。
发现:你是不是长大了?
蚕宝宝的蜕变史
每天孩子都愿意驻足,细细观察蚕宝宝,还将它们的变化记录在自己的观察日记里。
看,蚕宝宝变颜色了,从黑黑的蚁蚕变成白白胖胖的宝宝了。
偶然间,孩子发现有一条蚕宝宝在角落里悄悄地蜕皮,赶紧让老师用手机记录下这个过程,并在清理蚕宝宝的家时小心收集蚕宝宝褪下的“衣裳”。
心灵物语:此次观察中,孩子通过比较,发现蚕宝宝的异样,产生疑问,并进行持续性的观察。由此知道了原来蚕宝宝蜕皮称为“眠”,“眠”代表蚕宝宝长大了一岁,更加健康。
体验:让我摸摸你好吗?
一个月过去了,蚕宝宝已如小朋友的手指般粗长,大家忍不住将可爱的蚕宝宝捧在手心,小心翼翼地抚摸。
蚕宝宝软绵绵的,摸上去像云朵一样!
蚕宝宝的小脚能紧紧吸住桑叶呢!
蚕宝宝的身体好滑啊!
哈哈哈,蚕宝宝冰冰凉凉的,粘在我手上了!
我感觉蚕宝宝喜欢我!
心灵物语:孩子们对蚕宝宝爱不释手,利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感知了它们的特点,也体验到了多种不同的感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dl/10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