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对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最早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相传孟昶在他寝室门板的桃符上题了一首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算是中国最早的一副对联。这种说法出自中国楹联学家梁章钜的《楹联从话》,引自《蜀梼杌》,但是,宋朝的史料上却有不同记载,说那是孟昶儿子所作。无论怎样,这种作词方式都被流传下来,直到今天,对联依然广泛流传于民间,家家户户在过年的时候都会用到。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对联堪称千古绝对,上联是“蚕为天下虫”,下联十分经典,古今众人拍手叫绝。这是一副典型的拆字对联,所谓拆字联,就是把汉字拆分开来,组成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讲这幅对联之前,先为大家讲述一个简单的拆字联。上联为“口上木,口下木,一树呆杏”,下联是“日底九,日天九,两处旮旯”。这个拆字联十分精妙,“口”上加“木”为杏,“口”下加“木”为呆,合起来刚好是一树呆杏。这个拆字联将“呆杏”拆开,然后再细分成对联的形式,很多人在厌倦了平仄相对的对联,可能会觉得厌烦,那么不妨来了解一下韵味丰富的拆字联吧!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大才子,除了诗词、文章之外,唐伯虎最擅长的就是对对联了。接下来要讲的这个千古绝对便出自唐伯虎,唐伯虎经常约上三五好友外出旅游,是个重视生活情趣的人。有一次,在他游玩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养蚕的妇女,这让唐伯虎以及他的好友感到非常稀奇,因为他们皆出自名门,对于养蚕缫丝这种事自然没见识过,见到此情此景,与唐伯虎同行的一位友人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蚕为天下虫”。这幅对联便采用了拆字的手法,“天”字下面加“虫”为蚕,而蚕恰好又是天下之虫的一种,上联可以说是非常接地气了。此对一出,唐伯虎一行人立马来了精神,却无一人先开口,因为上联看似简单,却不知从何而对。突然,唐伯虎看到一群鸟展翅越过了江边,于是他有感而发作出了“鸿是江边鸟”的下联,此联一出,众人纷纷拍手叫绝,赞叹不已。对于此联,各路网友纷纷出马,想要与唐伯虎较量一番,有人对出了“群为君边羊“的下联,还有人对出了“愁是心上秋”,“岳是山上丘”等对子。借此机会,小编也为大家出一个对联,上联为“二人土上坐”,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大显身手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dl/1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