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不学会观察,就不可能写出生动的作文学习


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喜欢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虫鱼怎样生活。一个同学曾经对他说:“你把时间都浪费在没有用的玩意儿上了!”后来,达尔文谈起这件事,说:“我觉得那不是没有用的玩意儿。在大自然中,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它使我走进了科学的大门。”

达尔文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我们来说,要写好作文,也要像达尔文一样,静得下心来,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练就火眼金睛。

(1)动态观察,写出变化

作文要写得有跳跃性、有活力,人和事物就要动起来。动态观察,就是观察事物在运动状态下的特点。动态较静态更能显示出事物的性质和特征。比如,人睡着时区别不大,一旦让他们行动起来,像上台表演,他们的站姿、体形、眼神、手势等就都不一样了。是大方还是轻浮,是拘谨还是老练,这个时候全部体现出来。抓住动态来观察,需要在转瞬之间就能准确及时地把事物的动态捕捉住,所以,一要反应敏捷,二要善抓重点,三要能透过“形”抓住“神”。

动态观察的重点是找到变化。变化就意味着不同,每一个时间段都会有不同的景象,需要你在每一个时间段都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做记录。具体来说,有两方面:

1)不同时间

当你观察一株花的时候,它从早上到晚上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是怎样的?有时,你还可以拍下照片,来一一对比,看看露水的区别、光线的区别,还有花朵的状态变化。

当你种下一颗种子,连续观察一个月,种子会有怎样的变化?一年四季,它又有怎样的变化?不同季节的风、阳光,不同的舒适度,它有哪些不同?当你观察一个人的时候,观察一下:他在生气的时候表情是怎样的?在高兴的时候,他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忧郁的时候呢?

当你观察一件事的时候,观察它是怎么开始的,又是怎么进行的,最后是怎么结束的。这里面有哪些变化?

这些都需要做好基本功的训练;在观察过程中做好记录。记录做多了,这些细微的变化就自然而然被捕捉到了。

下面是一位小学生写的一篇观察日记——

今天早上小猫在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到了晚上,我就和弟弟睡觉了。

从早上到晚上的经历,用了36个“喵”完成,这里就没有做动态观察,没有找到变化。

如果你留意的话,会发现虽然都是“喵”,可含义大不一样。

①当你侵犯了猫的领土或是它自身受到威胁时,它会对你先发出一种低沉的“喵喵”的警告声。如果你依旧“进攻”,它就会发出“哈”的一声,这是最后警告。接下来,倒霉的就是你了——肯定被挠了。

②小猫在夜晚或者孤独的时候发出“喵”的叫声,这不是因为饿,而是跟孩子闹瞌睡一样,需要安抚,在寻找妈妈。你可以上前轻轻安抚它,它就会跟你更加亲近。

③年纪大的猫发出急促的“喵喵”叫声,说明它心情烦,最好不要招惹它。

④一大早,猫就会“喵喵”地叫,那是叫你给它倒猫粮-它饿了。当有了这些细致的观察,再写进作文里,不就是一篇精彩的观察日记吗?

2)不同空间

同样一株花,你从左边来观察和从右边来观察,因为光照和看到的部分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这就是空间上角度变化的结果。

同样,种下一颗种子,你在家里观察,然后把它连同花盆一起捧到外面院子里观察,也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这是空间上地点变化

的结果。

一个人站在你面前,你先扫一眼他的头发、眼睛、鼻子,再看他的裤腿和鞋子;或者换一顺序,先看鞋子和裤腿,再看上身,最后看鼻子、眼睛、头发,看到的感觉可能又会不同,这是空间上顺序变化的结果。

要注意的是,顺序和角度是不一样的,改变顺序的时候,你作为观察者,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只是在同一个观察位置上,按照不同的顺序来观察,可能第一次是从上到下来观察,第二次则变成从下到上。而角度的变化,需要你改变自己的位置才能实现。

当我们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观察方法用到作文里,就会大致触摸到一定的规律。

写景物,可以利用四季的变化或早晚的变化加上观察顺序、角度的变化,能展示出生长的感觉。比如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文《画杨桃》,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个像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这恰恰是会观察的人,忠实于自己的观察结果,而不是按照印象来画画和写作。

写事情,则可以利用从开始到结束的变化加上观察地点的变化,这样就能写出故事的波折。

写人物,可以在事情发展过程中加入对人物外貌的观察,而不是死板地在第一段就把外貌写完。动态呈现出人物外貌,会显得更真实而生动。

(2)联想观察,情绪飞扬

动态观察之后,就要放飞情感和思绪,此时A不再是A,要变成B或者C,这就是联想。

一二年级的孩子,用一两句话就把一幅画描述完了,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问题就出在不会联想观察。

比如老师给大家一张图片,上面有两个小朋友在植树,小红扶着树苗,小明铲土。老师问:仔细观察小红的动作和表情,猜猜小红会想些什么?有孩子回答:我又不是小红,我怎么知道她想什么?

观察的时候,我们要走进画面,走进具体的物品中。你就是物品,你能感受到冷热、疼痛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起联想。联想的部分主要来自人的情绪。喜怒哀乐,都是自五官产生的情绪。比如一朵白云,仔细观察后,我们会联想到棉花糖,甚至想咬上一口。

在观察一朵花时,你写下一句-看到一朵花正在迎着阳光开放,一只小蜜蜂闻到花香也飞了过来。如果动用了眼睛和耳朵观察,那分别会出现怎样的情绪和场景呢?眼睛感受到花儿像个可爱的孩子一样,露出它的笑脸,在逗你开心一笑。耳朵听到蜜蜂和花儿在说悄悄话。再来扩展这一句,可能就是这样的——

一朵花迎着阳光开放,像个可爱的孩子,露出笑脸,本来还有点伤心的我,被它逗得笑了起来。一只小蜜蜂闻到花香,也“嗡嗡”地飞了过来。我仿佛听到花儿轻轻地说:“快来吧,我的蜜最甜了。”蜜蜂像听懂了一样,径直停在了花蕊上。

这种观察就需要动脑肪,不断跳跃,从一个点跳到另一个点,会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个小学生写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联想观察——

它们蜕过三次皮:蜕的时候身子不断扭曲,旧皮像火箭一样冲上“天空”。它们越来越像是涂了防晒剂,原来被“晒”得黑似土,现在竟然雪白雪白!一个个蚕一直“哗哗”地吃桑叶。桑叶原先水嫩多汁的,被查宝宝们一顿侵袭后,像是被榨汁机榨过汁一样,一触即碎,蚕挺着二三厘米的长肚子,向前行*,让我忍不住想模:我感觉像玩了跳跳床一样。要是蚕再多一些,都可以当枕头来躺着睡觉似的。

再比如看到一支铅笔,你联想到什么?可能想到了古代人拿着刀子刻字;或者想到人的品质就像笔直的笔杆一样,要正直;又或者想到了铅笔在使用过程中会越来越短,就像是我们的人生,所以在有限的生命里不可虚度光阴。

简单说,就是把“静止的”想成“运动的”,把“无声的”想成“有声的”,把“无生命的”当作“有生命的”,把“不会讲话的”当作“会讲话的”。合理的联想,能使观察的对象变得生动形象。

(3)解剖观察,由外及内

解剂观察,是一种破坏性观察,通过改变观察物的形状、性质等,来更好地了解观察物。比如一杯水,当你加热之后,看水有什么变化;或者放进冰箱里,再看看变化。一根小木棍,当折断它时有怎样的声音?它断后的状态又是怎样的?西瓜不知道熟透了没,凿个小洞看看。时钟总在那儿滴滴答答地走,你想把它拆开,看看里面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在做这些“破坏”的时候,你已经完成了从外到内的深入观察。不过,这些“破坏”不是去伤害人或者动植物,而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勇于打破柬缚,观察到不一样的内容,更是培养创造力最好的方式之一。

比如燕子,大多数孩子都会从活泼可爱,勤劳的角度来观察,可是如果换一种“破坏”的方式,而且这种“破坏”又不是残忍的

方式,看看效果会怎样。

“啪嗒”“啪嗒”,几滴较稠的白里带点黑的“液体”,从我的头顶上落下来,打在地上。

“啪嗒”“啪嗒”,又滴了几滴。这是什么东西?怎么有点像石灰水?

我蹲下身子,仔细瞧了瞧。此时,我的手已经不听话地挪到那团“液体”旁,刚要碰到,只听奶奶一声大叫:“莫碰!脏!”

铁绳上的燕子一哄而散,可是我的手还是碰到了那团东西。“啊!”我举起那根手指,可怜巴巴地望着奶奶。

“哎呀!瞧你!”奶奶说着,就如同托着一颗名贵的宝石一样,托着我的手进了厕所。

奶奶告诉我,那是燕子屎,不干净,不能碰。她怕再闹出那种事情,每逢燕子停在晾衣绳上,就挥动着手说:“去!去!”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吧,小孩爱破坏,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价值,而得到的却是小孩一生受用不尽的无穷财富-思考、创造和智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fz/1186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