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郁郁葱葱的林带,遮天盖日的枝叶,像一弯天然的绿色屏障环绕四周,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2万多平方米人工开掘的池塘,在微风吹拂下形成的一个个涟漪与鱼儿欢快时形成的小漩涡,构成了一幅无需油墨勾勒的自然画卷。这里是位于栟茶镇江安村一隅的鑫华园农庄。如果不是查看农庄门前的历史图册,很难想象如今这般独好的风景胜地曾经竟然是人迹罕至的“野鸭荡”。
江安村位于我县西北角,东与本镇兴凌村、双港村为邻,南与本镇浒澪村、双港村接壤,西与海安县老坝港镇顾陶村、蚕种场、川港村、海港村友邻,北与东台市兴东乡、海安县临港工业区隔堤相望。因为临海高等级公路的过境,不再像从前那样偏僻。如今的江安村,一改往日的旧貌,耕地方正成片,路边、沟边绿树成荫,灌排网络配套,结构调整高效。土地整理助推了新农村建设,彻底改变了野鸭荡路难走、桥难行的状况。
江安村之变,变在面貌、环境,更变在百姓思想。
江安村有多亩地处垦区,没有像样的路和渠,因为盐碱地含盐量高,即使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景,庄稼的产量也低得可怜,如果遇上雨水多的年份,便是一片汪洋,常常颗粒无收,村民们对此怨声载道。而最让乡亲们憋气的是,村里总有一些人无事生非,闹腾得不安宁,“自家”不争气。
穷则思变。如何实现旧貌换新颜?杨幸出任村*支部书记,团结依靠全体村民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江安村实际的富民安村之路。
江安村土地整理项目区内,过去由于废沟、废塘、废浅滩多,耕地被分割得“鸡零狗碎”,有的农户几亩承包地被分成了六七小块,不利于生产、管理和收获,更影响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不少农户想发展大棚,却苦无大田而放弃。土地整理后,高田降低了,低田升高了,废沟、塘、滩填平了,耕地变成一马平川的良田,村民的承包地也由零星的小块到相对集中,这样,既有利于机械化生产,减轻劳动强度,又利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江安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建起镇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共有大棚西瓜面积亩,由12户农户承包,主要种植红玉、特小凤西瓜。境内北凌河、垦区中心河、团结河、外框河共有水面亩,结合河道管理,落实管理责任,横穿土地整理项目区的灌排沟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河里清水荡漾,河堤绿树成荫,干旱有水浇灌,遇涝可迅速排出。
在江安村采访,最吸引人眼球的当数垦区成片的大棚,村*支部书记杨幸自豪地告诉如东日报记者,这是栟茶镇 的农业园区,总面积接近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杨幸说,这是他们开展农业招商,建成农业园区后的成果。
说起农业招商,杨幸感慨万千。他说,江安村垦区土地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东台市三仓镇种植西瓜的能人叶义明被垦区成片的土地所吸引,但前来考察后对落后的基础设施直摇头,因为叶义明原先在如皋租地种瓜,就是因为基础设施不到位吃了亏。为了留住叶义明,杨幸拍着胸脯对老叶说,你放心,这片土地的基础设施保证在项目实施前配套到位,同时,社会治安全面跟上。杨幸说到做到,叶义明担心的事果然在项目实施前全部解决。客商来的时候村里排水不畅,项目定下来以后,村里把丰产沟直接接到二级河,保证了排水畅通,还新修了路,保证进出货物畅通,不受任何影响。
如今,临海高等级公路和省道线建设通车之后,处于两线交叉口的江安村与广阔的市场连接在了一起。投资商的目光再一次汇聚在了这里,先后20多名客商来到这里发展设施农业,共流转土地近2亩,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一半,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年来到江安村种植大棚西瓜的东台人顾长安告诉记者,他的西瓜主要销往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原先道路狭窄颠簸,每辆货车只能运输4吨西瓜而且破损率高达20%以上。自临海高等级公路通车以后,他们可以使用装载量达到14吨的货车,破损率也降到1%以下。原先去上海需要8个小时,现在仅4个小时,新鲜的西瓜就会出现在上海市场上。
栟茶镇江安村4组村民顾伟宏告诉如东日报记者,原来她从家到海安只要一个多小时,到掘港要2个多小时,海安的路做的特别好。“那时我禁不住想:我要是一个海安人就好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这边公路也能通到家门口,现在觉得作为一个如东人非常的自豪。”(信息来源:县文广传媒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fz/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