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亭湖区东闸五组的李玉楼,滨海县人,今年63岁,年轻时靠收购废品养家糊口,如今年纪大了,收购废品做不动了,靠给人打零工和捡拾废品,还有靠儿女的支持维持生活。李玉楼是个爱心人士,虽然自己生活困难,可几十年如一日地帮助困难户。用他的话说,“我心软,看到人家有困难我就想帮助。”
老伴很支持李玉楼(左)做好事捐助他人。
李玉楼开小工厂关闭后荒废在家的机器。
靠打零工和捡拾废品、儿女的支持维持生活
前天下午,记者来到亭湖区东闸村五组的李玉楼家中。李玉楼的家是几间活动板房,在他家的客厅里,有一张桌子和几张凳子,凳子是老式的掉了漆的板凳,吃饭的桌子是老旧的桌子,上面放了一块大地板砖,客厅里最值钱的是一台老式缝纫机。
据李玉楼讲,他是滨海县东坎镇益礼村五组人,年妻子得了脑血栓,老是头疼、呕吐,到处跟人借钱看病。原本家中经济就不好,日子过得很是艰辛,直到年妻子的病才好了,这3年间让他们夫妻两人体会了生病又贫穷的痛苦日子的不易。他原本和妻子在家种地,后来由于家中有3个孩子读书,有年迈的父母要贴补,经济很困难,没有办法,年,他就到盐城来收购废品,年在东闸村的空地上盖了几间活动板房,一住就是十几年。从那时起,除了补贴家用的必须开支外,生活困难的李玉楼就开始捐助困难的人。
李玉楼说:“我现在年纪大了,收购废品的活做不动了,有空就捡拾人家丢弃的饮料瓶,哪个工地上需要小工的,我也去做,一天元工钱。我没有劳保(养老保险),一个月只有几十元的农保,我的儿女经常贴补我们老两口。”
“人家这么困难,当然要捐啊!”
本报3月16日A13版报道了《滨海男子患罕见“克罗恩病”,不能吃东西,每日靠昂贵的营养液度日》。李玉楼将家中仅有的四千多元钱捐出元,“我看到这篇报道,心就软了,一个家中的顶梁柱倒下了,一家人生活该有多么困难呀!我一共只有四千零一十几元钱,我思想斗争了好长时间,是捐两千给他,还是捐三千给他?后来决定捐两千,因为我的孙女还跟我们一起生活,我得保证这个月的生活费,我们吃点苦无所谓,孩子正长身体呢。于是我就捐了两千。”李玉楼向记者打听了滨海这个生病男子的近况,听说出院好多了,他开心地笑了,心里也安慰了许多。
记者问李玉楼:“你的经济状况也不好,你经常捐款,你的老伴、儿女有意见吗?”说话间,李玉楼的老伴*立兰也坐到客厅桌前,她说:“人家这么困难,当然要捐助啊!他捐款从来不和我商量,我很支持他的做法,人家那么不易,做好事嘛,自己心里也好受点。”李玉楼告诉记者,不仅老伴支持他做好事,他的儿女们都支持他做好事。
李玉楼已经记不清自己捐助过多少人了,他的滨海老家修路,他捐了两千。“每年捐助东闸村和五星村困难户元,周围邻居、亲朋好友有生病或者家里困难的,捐助 百、四五百的太多了,虽然有点少,也是没有办法的,我的能力有限呀!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捐助一位大丰的老太太元钱,医院的病房里,那个老太太的老伴得了食道癌,没有钱看病,在那里哭得很伤心,周围的人有捐助元的,有捐助50元的,我那天身上只有元钱,我看她实在可怜,我全捐给她了。”
家里还欠债将近30万
李玉楼告诉记者,年,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他开了一个小工厂,买了一台塑料再生机,生产塑料粒子,机器花了6万多元钱,招了3个工人。这个小工厂开了一年多,由于不懂行情,一年下来他亏了近30万,这些钱有一部分是自家的,另外还跟亲朋好友借了近30万元钱。
对于这一笔巨额债务,李玉楼说,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已经表示过,这个债务由他们去还。李玉楼说,他的大儿子在盐都某机关单位上班。二儿子在上海崇明,家里条件也不错。女儿家也在盐城,生活不愁。李玉楼的老伴*立兰说,她家在滨海县城有一处老房子,听说要拆迁,如果拆迁了,那笔钱也可以还外债。
来源:盐城新闻网
赞赏
长按如何确定白癜风病因白癫风北京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ly/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