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纳兰春蚕
文学史上有不少著名人物,都自称“诗圣门徒”、“少陵传人”,就连爱诗如命的乾隆皇帝都尊称杜甫是自己的老师:“平生结习最于诗,老杜真堪作我师!”然而杜甫唯一承认的嫡传弟子仅有一人,这个人究竟是谁呢?且听本蚕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应当排除杜甫的两个儿子。子承父业,天经地义,算不上师徒关系。杜甫曾说:“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宗武生日》)他把诗歌的传承当作自己的家事来看待,教育两个儿子把自祖父杜审言以来的诗歌家风继续发扬光大。
其次,排除跟杜甫切磋技艺的诗友。杜甫跟别人学两招,别人跟杜甫学两手,相互讨教,共同进步,这本来就是平常之事。比如高适、岑参,这两位肯定算不上。即使李白也常跟他交流探讨:“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因此这种情况更谈不上师徒关系了。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杜甫的“弟子”呢?一是无血缘关系,非直系亲属;二是后辈,比杜甫年龄小;三是杜甫对他的诗歌创作有所指点。算来算去,只有一人符合这三个条件,他就是严武。杜甫曾对严武的诗赞不绝口:“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奉赠严八阁老》),看到没有?杜甫亲口承认了两人的师徒关系,想赖都赖不掉了!
严武这个人很了不起,他曾任剑南节度使、成都尹,率*西征大破吐蕃,收复了大片失地。杜甫寓居成都期间颇受他的照顾。那么严武的诗歌水平究竟如何呢?我们来看严武的代表作《*城早秋》: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该诗写得英气勃勃,颇有儒将之风,尽得杜甫真传。杜甫当场还应和了一首《奉和严郑公*城早秋》,为其摇旗助兴:
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已收滴博云间戍,欲夺蓬婆雪外城。
可惜严武英年早逝,只活到40岁。但人生的价值不以寿命长短来衡量,他的文学才华和历史功绩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还不错,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ly/11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