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以前还是现在,农村家门前有空地的人家,都喜欢在空地上种些花草树木。
一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二来夏天还可遮阴纳凉;三来如果种的是果树,还能吃上美味的水果;四来借助一些植物的美好寓意来祝愿家宅平安吉祥;五是在早年,这门前种树还有一用处,就是那会儿的房屋都是土木结构,家具也都是木质居多,门前种上几棵得用的树木,长成后就能派上用场了。
不过,虽说这门前种树有这么多的用处,但种什么树,可不能随心所欲,这其中呀有很多讲究,有一些树种,老百姓们是不会将其栽于房前屋后的,这从民间流传的一些说法中就可得知。
比如“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种*拍手”这句俗语,还有说是院内不能种榕树,种了榕树就不容人了,在北方还有个说法是“桑松柏梨槐,不进王府宅”,很明确地指出了桑树、柳树、杨树(*拍手)、榕树、松树、柏树、梨树、槐树等是忌种于家宅中的。
除了上述说法外,这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五树进宅,人穷家败”,还有些地方说作是“五树不进宅,家人乐开怀”,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有五种树,家中是不宜栽种的。那么这是哪五种树呢?
通常这不宜进宅的五种树,就是指“桑松柏梨槐,不进王府宅”这句俗语中的桑树、松树、柏树、梨树、槐树。为何会有这么一说,我们逐个来聊一聊。
1、桑树
从“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中,大家也可得知,这桑树的的确确是被老百姓们非常抗拒种于家中的一种树。
按说我国从事桑蚕的历史悠久,老百姓们应该都知道这桑树长出的桑叶能喂蚕,蚕又能吐丝织茧,这可是能换钱的。而且这桑果还能吃,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非常好,本应非常受欢迎才是。
可是,用处再多,也抵不过一个谐音,“桑”谐音“丧”,将它种于家中,就好比种“丧”于家中,家中丧气不断,实在是太不吉利了。
虽说,这很明显的是一种无稽之谈,但古代老百姓大多生活困苦,很多愿望无法在现实中满足,只好寄希望于一些美好的祝愿了。
2、松树、柏树
都说“松柏常青”,松树和柏树都是四季常青的树,不惧严寒,能耐酷暑,生命力顽强,在悬崖绝壁上也能扎根生长,文人志士们常用它来比喻高洁的品质。按理说将松柏种于家中,总没有什么不妥了吧!
但问题就在于,也正是这万古常青,且在恶劣条件下能够存活的特点,人们习惯将松柏栽种于墓地和陵园,一来表示庄严肃穆,二来是不用怎么理会也能养活,三来借寓其寿命长又常青的特点能保后世子孙福寿绵延。所以,老百姓们通常将其视为阴宅树,当然不宜种于活人之所了。
再则,这松柏会分沁油脂,有特有的松香味,待长至大树时,这气味就格外强烈。虽说,这气味对于驱虫有一定效果,但对于人同样会有影响,闻久了就会晕头晕脑,精神不佳。
3、梨树
梨树被归于这五种不宜种于家门前的树,完全就是其名惹的祸。“梨”谐音“离”,有离散之意。中国人最注重的就是阖家团圆,讲究的是一家人齐齐整整。而家中种有梨树,就好比是种下了“离“的祸根,生怕因此而导致妻离子散的不祥事情发生。
记得小时候吃梨,家中老人是绝对不允许将梨切开吃或分与别人吃,因为“分梨”音同“分离”,是不吉利的。去探视病人时,也绝对不能送梨这一水果,因为“送梨”音同“送离”,即送别之意,好比寓示病人不会康复,有性命之忧。
当然,这些都是牵强附会之说,毫无科学根据可言。照陌上花看来,这梨树种于庭院中,花开时洁白如雪,娇俏可人,观之赏心悦目。结果时肉嫩汁多,食之清甜可口,清肺润喉,岂不美哉。
4、槐树
槐,又名国槐,长得高大威武,而且全身上下都是宝,槐花不仅是很好的蜜源,且能食用。叶、枝、果、根全都能入药。木材是很好的建筑材料,种子还可榨油,按说这样的树种该受老百姓喜欢才是。
可有这么多用处的槐树却被老百姓拒之于家门之外,问题同样是出在它的名称上。
“槐”字拆开来就是“木”和“*”,老百姓们将它解读为“树中有*”。在古代那个普遍相信*神的年代,这个解读一听就让人毛骨悚然的,避而远之还来不急,谁还敢将它种于家中呀!在历代的志怪小说中,这槐树成精成怪的频率也是很高的。
但其实,槐树在风水学上也有镇宅树一说,可以辟邪招财,保家宅平安。民间有俗语说“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说明槐树是一种吉树。所以呀,这能不能种,完全在于个人偏好,不用太在意。
而且,历代以来,老百姓对槐树又怀有一种崇拜敬仰之情,植槐的历史由来已久,很多年代久远的村子,村头往往会有一棵古槐,村里的人会将这棵古槐敬奉为神树,有病有痛会跟神槐祈求康复,有人出远门会跟神槐祈求平安,有人科举考试会跟神槐祈求高中等等。
不过,从现实意义来讲,这槐树年久之后就会长得粗壮高大,地面上树冠庞大,地面下根系纵横发达。如果门前空地不够大,一来树荫浓密,会遮挡房屋采光,长久阴暗的环境,肯定是不利于人居健康的;二来粗壮的根系很有可能会破坏院墙地基。
由此可见,这民间流传的,家中能种什么树,不能种什么树,有些有其一定的现实依据,有些纯属是主观想法。民间有些说法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所以,到底种什么,各家可以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和个人喜好来决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ly/1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