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083896.html近年来,屯脚镇鲤鱼村改变传统种桑养蚕方式,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产销一条龙的桑蚕产业联合体,推动该村“桑-蚕-丝”产业链的加速成型,带动当地农户致富增收。
在屯脚镇鲤鱼村的桑蚕养殖基地,几个工人刚把新鲜的桑叶铺在蚕床上,没过一会桑叶就被幼蚕“瓜分而尽”,仅剩一些残缺的碎叶。鲤鱼村少数民族人口占比约92%,其中苗族兴桑养蚕历史悠久、代代传承。依托当地天然环境优势,年该村在宁波市北伦区的帮扶下,通过引进带头人,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蚕丝产业。常言道:“养好小蚕一半收”,如何把握养好小蚕这个“关键点”,基地采取与农户共育小蚕的培育模式,严控小蚕质量。
桑蚕养殖基地负责人吴启科:
小蚕比较难养,如果处理不好,消*不好,容易受感染,我们发给农户的,是统一养到三龄的,这时候的蚕,病*比较少,存活率就比较高。
小蚕共育的模式,不仅提高了蚕茧产量,同时也增加了群众收入,该项目目前已带动十余家农户养蚕,基地也新建了平方米的小蚕养殖房。桑叶作为蚕的日常食物,眼下,屯脚镇亩桑树基地绿意盎然,每天采摘新鲜桑叶到斤以上。近年来,桑树基地还致力于延伸桑树产业链,将桑叶加工成桑叶茶,将桑葚制作为果酒,提升桑产业竞争力,助农增收致富。为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公司还仔细分析了蚕丝的市场,建立蚕丝被加工厂,年均产量在床左右,价格约0元一床。
吴启科:
现在我们公司在这一块已经形成了一产业条链,从一开始是种植桑叶,然后是孵化小蚕,再把小蚕发出去喂成大蚕,大蚕吐丝之后可以用来做蚕丝被,现在我们这里有了加工厂,也就是蚕丝被加工厂,在工厂把蚕拿来抽丝做成蚕丝被,目前,蚕丝被即将上市。
目前,公司已基本形成以蚕丝产业为基础的集桑树种植、蚕养殖、抽丝、加工、成品包装、展示销售产业链条,带动农户5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15人受益,长期务工的15至20人,每月工资达0元以上。
鲤鱼村村主任田锦华:
公司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先进的人才,在这些基础上,我们的蚕丝被、小蚕,包括制作服饰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另外,先进的养殖方式给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
(兴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田雨涵罗天杞实习记者刘传莲苏承玲报道)
编辑:丁 梅
责编:潘 飞
编审:唐修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薏乡兴仁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ly/8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