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沾益小蚕共育促增收


本报讯(特约记者张娅萍通讯员赵定芝王建明)让蚕宝宝住进“托儿所”集中喂养,养蚕能手成为蚕宝宝的贴心“保姆”,此举可有效降低蚕农养蚕的风险,蚕农增收有了保障。近年来,沾益区在发展蚕桑产业的过程中,加大小蚕共育技术的推广力度,走出了一条助力蚕农增收的好路子。

又到一年养蚕时,沾益区广大蚕农迎来了今年 批春蚕,开始了春蚕饲养。在盘江镇方城社区的小蚕共育点,整齐摆放着一排排蚕床,幼蚕密密麻麻地匍匐在蚕匾里啃食着鲜嫩的桑叶。在共育员范慧莲的细心照料下,小蚕从芝麻般大小的黑点长到了现在的一龄期。

范慧莲说:“春蚕到了,我帮别人家共育小蚕,有来张蚕种。我家只有3张,剩下的都是各农户家的,育1张收多块钱的费用。我家一年养蚕3茬,光共育费就有3万多块钱的收入。”

养蚕虽然养殖时间短、见效快,但是养蚕既是技术活,又对劳动力比较依赖。为了节省劳动力,提高养蚕收益,沾益区找准养蚕难点,把握养好小蚕这个“关键点”,大力推行小蚕共育技术。让养蚕经验丰富的养蚕能手建立小蚕共育点,把周边养蚕水平相对落后、养蚕条件相对差的蚕农家的小蚕集中起来饲养,为春蚕丰收保驾护航。

“在蚕桑生产的过程中,我们技术部门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技术,所共育出来的蚕体质较强,分发给老百姓进行饲养,可实现无病高产、丰产丰收。同时,1张蚕共育下来,最少可以节省五六个用工,节约开支元左右。”沾益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建明说。

小蚕从蚕卵孵化、收蚁、消*、桑叶喂食、湿度控制等环节都按照技术规程操作。村民把小蚕交给共育点集中饲养10多天,等到小蚕生长到抗病能力强、存活率高的二眠期时再领回去进行饲养,大大降低了养蚕风险。之后,蚕农只需15天时间就能销售蚕茧获得收入。

沾益区像盘江镇方城社区的小蚕共育点共有27个,今年春蚕共发蚕种张,其中张实行小蚕共育,占发种量的12.7%。每张蚕种可以孵化出3万条幼蚕。

随着小蚕共育技术的推广,沾益区蚕桑产业得到了健康发展,全区9万多亩桑园,预计年养蚕9万多张,发展蚕农多户,年产鲜茧吨,年实现蚕茧产值可达1.9亿元。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qz/1117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