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没有长卷作品经验的路遥手把手教你如何创作


一、凡事必有缘由

很早之前,也就是读高中的时候,我就一口气读完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看,走马观花式的看,因为看完之后只记得大概情节。

不过从那时开始,就迷上了路遥,但一直没有去深追,偶然的机会,读了路遥的自传性散文《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完一遍又觉得不过瘾,反复又读了两遍。

我终于看到《平凡的世界》背后,是真的不平凡,路遥为之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的早逝与此书不无关系。

在他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一个“名作家”的光环就把他罩在了起来,每天有处理不完的信件、电话和采访,对一般人来说,估计很快就会在这编织的五彩光环中迷失自我,然而路遥却没有,他心中正在酝酿一部鸿篇巨著。

正如路遥自己所说,想创作一部规模巨大的作品,并不是灵光乍现,说起来还真有点玄乎,对于创作《平凡的世界》其实是缘于他少年时期的一个偶然的梦想。

而在创作这部超百万字的作品前,他的获奖作品《人生》只有十三万字,充其量也就是篇幅大一点的中篇,他对自己能否完成一部巨著其实也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他没有退缩。

写作确实是一场艰苦的修行,到底有多艰难,看看路遥自己是怎么说的:

是的,我已经有一些所谓的“写作经验”,但体会最深的倒不是欢乐,而是巨大的艰难和痛苦,每一次走向写字台,就好像被绑赴刑场;每一部作品的完成都像害了一场大病。

就这样,路遥跳出了《人生》带给他的温暖摇篮,踏上一个未知的远征,伴随着耳边不断的退堂鼓鼓声。

二、调整心情

做出一个伟大的决定后,心情往往是很难平复的,普通人是如此,名作家也是如此,路遥也没能例外,他并不是一个天才,而是一块铁,只不过他把自己百炼成钢了。

毛乌素大沙漠成了《平凡的世界》的起点,这个沙漠是路遥故乡里的沙漠,每当他有重大决定,他都会不由自主地往这里走,这是一个人对故乡的一种莫名的情愫。

路遥就在这沙漠之行中,切断了退路,让他重新走向了新的目标。

这就好比做某件事之前,开了一个动员大会,一次孤独的旅行,当作是对未来创作的“誓师”,不管未来创作路上多么困难,都难不过孤独地在沙漠中穿行,随时面临“饥饿”和“缺水”的风险,甚至随时可能付出生命。

路遥对创作一部鸿篇巨著的渴望,就像是在沙漠中三天三夜没喝水的旅者,于是他冒出了这样的金句: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所以,路遥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旅途跋涉,不亚于穿越一望无际的沙漠,但是既然树立了一个目标,不管目标的伟大与否,艰难与否,都要用坚韧的意志和百倍的努力去完成,哪怕是付出生命。

三、确定框架

调整好了心情,克服了心里的畏难情绪,这不过是创作长篇的一个序曲,而真正的工作还没开始。

《平凡的世界》框架的确立已经在沙漠旅行之后了,三部,六卷,一百万字。这个数据对完全没有长篇经验的路遥来说,其困难程度和一次未知的沙漠旅行来说,并无二致。而且这部作品的时间跨度是一九七五年初到一九八五初,整整十年,人物数量百人左右,还有十年间社会生活的巨变。

要是一般人,想想这几个数据,估计就会打退堂鼓了,这可不是修房子那么简单,工程大了多配几个人就行了,这写作可不是如此,堪比一个“迷*阵”,搞不好就被迷的晕头转向了。

因为一部小说可不是几个人物加一个故事就能构成的,这“框架”二字虽然简单,但这背后隐藏的东西太多了,比如这小说的表现手法。

《百年孤独》用的是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霍乱时期的爱情》用的是古典式传统现实主义手法,而《平凡的世界》呢?到底用什么手法?路遥在确定框架的时候就得考虑进去。

在面对“现实主义过时论”盛行的时刻,路遥依旧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最终确定用现实主义构建这部伟大的作品。

因为他深知,这部巨型作品并不是随便赶个时髦就可以的,没写成功也可以随便扔在废纸篓里,他准备给这部作品灌注毕生心血,所以,他不能够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用青春和生命去做*注,这才是他最终选择“现实主义”手法的动机。

四、读书

确定了框架以后,就进入了具体的准备工作,这包括两个方面,这其中之一就是大量读书。

路遥在书里写道:

对于作家来说,读书如同蚕吃桑叶,是一种自身的需要。蚕活到老吃到老,直至能口吐丝线织出茧来;作家也要活到老学到老,以使自己也能将吃下的桑叶变成茧。

读书的过程就是吃桑叶的过程,这读书的过程也各不相同,有的书是重读,有的书是新读,有的细读,有的粗读。

路遥给自己列了一个百部长篇小说阅读计划,实际上也完成了十之八九,同时还读了很多杂书,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疑难杂症,反正是对写作中要用到的都会涉猎。

这样读书是非常痛苦和熬人的,路遥用来一个比喻来形容:

读书如果不是一种消遣,那是相当熬人的,就像长时间不间断地游泳,使人精疲力竭,有一种随时溺没的感觉。

但是,书读得越多就觉得自己越渺小,也越有欲望去创作这样一部作品想与名家比肩,路遥比较推崇的两部长篇却是《红楼梦》和《创业史》。

《红楼梦》在我意料之中,但《创业史》却从没听说过,他把前者读了三遍,后者读了七遍。

由此看来,一个作家的作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很大程度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输入、吸收、总结前人的作品,最后再通过自己形成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五、搜集背景材料

前面说的具体准备工作中包含两个方面,这其中之二就是搜集各种背景材料。

因为作品时间跨度有十年,而这十年中必然会涉及一些历史及社会事件,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于是搜集背景材料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这也是出于路遥本人的想法,他觉得这部作品就要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去观察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的生存与生活状态。

所以他就需要掌握着十年中国内及国外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这比读百部长篇小说更加困难。

于是他通过一个较为可靠的方式,那就是搜集查阅十年间的报纸,逐日逐月逐年地查,从报纸中挖掘大事件,找寻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反映。

面对一座座“山”一样的材料,他用了几个月时间才完成报纸的翻阅和记录,而他的手指也磨破了皮,但他的收获是巨大的,他能很快查找到某年某月某日某个地点发生的事情。

正所谓生活可以故事化,但历史不能编造,不能有半点似是而非的东西。路遥深知这一点,所以他通过报纸了解历史,再把那个时代的人物准确地嵌入到了历史中,这也是《平凡的世界》能深刻打动读者的一个原因。

六、深入生活

读书和搜集材料等就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对某些所谓的网络作家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但路遥就是这么做的,这也是他能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一个原因吧。

在长篇巨制真正开始写作前,路遥还有一项工作,他把这称之为“基础工程”,那便是“深入生活”。

要反映当代生活,这样的工作必不可少。于是,他就挨个地方去跑,什么乡村城镇、工矿企业、学校机关等,只要能接触到的,他就尽可能地去触及。即使是他原来生活的过的地方,他为了更确切地了解,就会再一次深入进去,他把此总结为“重新到位”。

当然,这深入生活就是为了把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技术性的东西考察清楚,因为故事可以编,但这些东西一点都不能马虎。

想想现在很多的粗制滥造的小说,里面很多的东西经不起推敲,纯粹就是瞎编乱造,跟《平凡的世界》相比,那就相形见绌了。

实际写作也确实如此,对某些方面越是了解,写起来就有充分的自信,而编造的终究是编造的,很难打动读者。

七、万事开头难

当前序的准备工作全部结束后,其实很多人物形象已经在心里涌动,搜集的各种材料已经纵横交织,非常散乱,需要不断地排列、组合、否定和刷新。

然而这些都不是问题,等到路遥真正开始动笔,才发现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竟然是“开头”,比如开头如何让人物出场。

有些作家认为人物应该慢慢出场。而在路遥看来,在长卷作品中,人物要尽早出场,不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越早出场,在后续的篇幅中就可以东鳞西爪地表现一下他们,让他们的形象完整而丰富。

仅仅为如何开头,路遥就想了整整一个冬天,最灵光乍现的,是“老鼠药”三个字解决了这一难题。

最终,以王满银贩卖老鼠药为引子,事前事后稍作延伸,用了七万字的篇幅,把书中近百个的人物形象全部呈现在读者面前。

到此为止,路遥已经整整花了大约三年的时间,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正的小说还没写一个字,已经把人折腾得半死不活。”

这样的一部作品,准备工作都能写成一部长篇了,真没有理由不成为一部传世经典,而这只是“开头”,仅仅才是个“开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sc/1187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