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记者张鸿杰)8月28日,“山海同行·决胜今朝”东西部扶贫协作“6+1”浙江采访团来到黔东南州岑巩县天星乡力元村千亩桑蚕种植基地。“别小看这小小的蚕,它投入成本小,见效快,带领着农户逐渐走上了小康之路。”岑巩县委副书记周友红向记者介绍道。
年以来,岑巩县利用建德市帮扶契机,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在黔东南州杭黔蚕桑服务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国成与记者分享了他在岑巩县种桑养蚕的故事。
正在进食的蚕宝宝
*国成来自浙江建德,从事种桑养蚕产业已有30年。“岑巩县土壤肥沃、环境适宜很适合种桑养蚕。”*国成告诉记者,年他带着浙江最好的桑、蚕品种来到了岑巩县,一心想发展岑巩县的种桑养蚕产业。
*国成展示成品蚕丝被
据*国成介绍,去年公司一共收了50多吨蚕茧,收益万元。今年,公司计划饲养四批次蚕,产值万元。
为了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公司还对养殖户进行了技术指导和跟踪。“因为经验不足,很多养殖户在开始养蚕时走了一些弯路。经过我们多次指导,他们进步很快。慢慢地,他们掌握了技术,养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技术人员诸葛翀告诉记者,尝到养蚕的甜头后,很多养殖户甚至把亲戚朋友闲置的房子借来养蚕。
千亩桑蚕基地
“这是三龄蚕,我已经养了10天了,还有2礼拜就能变成茧拿去销售,估计能获益近万元。”养殖户赵家发告诉记者,之前看到别人养蚕获益,今年立马报名养了20余张蚕。他还表示,只要专心养,难度并不大。
桑蚕基地里务工人员正在采桑
截止日前,岑巩县共种植桑园亩,项目覆盖全县5个乡镇28个行*村,有种植农户户,村级合作社6个,利益联结贫困户人。
下一步,在浙江省建德市的帮助下,岑巩县将强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全力打造以天星乡为产业集聚区、辐射周边乡镇的产业布局,实现规模与质量齐行、速度与效益并举,带动蚕桑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全面提升。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王幸韬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sc/1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