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远安蚕宝宝吐出致富经澎湃在线


<谈起嫘祖故里,便绕不开桑蚕文化。位于远安县嫘祖镇的荷叶村养蚕历史悠久,直到如今行走在村里,随处可见枝繁叶茂的桑树,家家户户摆满养蚕的方格簇。近年来,村两委立足本地实际,进一步探索标准化桑蚕养殖,打造一村一品桑蚕专业养殖村,让可爱的蚕宝宝吐出了村级的致富经。

家住荷叶村二组的困难群众傲明银,是当地的一名养蚕专业户。她告诉记者,从她三十年前嫁到荷叶村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养殖桑蚕了,每年不管行情如何,总会养上一些蚕宝宝贴补家用。近几年,村里不断地组织村民改良养蚕技术,提升蚕丝品质,现在养蚕已经成为了她家庭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俗话说,“勤养猪,懒看蚕,20来天就赚钱”,蚕的平均生长周期大概在一个月左右,春蚕的生长周期在35天左右,夏季气温高,蚕生长快,25天就能成茧。一般情况下,一张沾满蚕卵的纸平均可产蚕茧35—40公斤,按照去年市场价17元/斤的价格,每张纸预计能让家庭增收元以上。看到了养蚕致富的商机,荷叶村立足于当地村民养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这一优势,进一步扩大桑蚕养殖规模和建立标准化模式,带领村民致富。年,荷叶村成立了天之力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的专业养殖,截止年底,共流转土地亩种植桑树,吸纳合作社成员28户。合作社从外地购进蚕种,进行标准化养殖或交给散户进行孵化,等蚕茧养成后再通过合作社回购,统一销售给厂家。通过这种模式,不仅吸引了周边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养殖桑蚕的行业中来,同时还带动了部分村民到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桑蚕产业,年,荷叶村对上争取万桑蚕项目资金用于桑蚕基础设施改造:通过土地流转大户经营的方式发展新桑园亩,散户发展新桑园亩,全村桑园总面积达到0亩;对老桑园保护和新桑园发展进行奖励性补贴;建立荷叶村桑蚕收烘站,配套建设立方水池,硬化道路0.76公里;申报小蚕共育室和标准化养蚕室项目,进一步提升养蚕标准化能力。通过培育养殖大户来带动周边的散户,产业做到规模化,下一步将引进龙头企业做产品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把桑蚕产业做大做强,嫘祖镇荷叶村妇女计生委员陈教蓉说。

荷叶村把桑蚕产业作为村级主导产业,努力通过专业村建设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脱贫帮扶联系机制。年,荷叶村有通过发展桑蚕专业化养殖,带动31户困难群众每年平均增加收入元。

融媒体记者|龙剑伍玉华通讯员|*秀峰

原标题:《远安:蚕宝宝吐出致富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sc/1226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