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肾癌手术后,癌细胞转移到全身多个脏器,仅颅内肿瘤大小就超过了鸡蛋。
为了减轻家庭重负,他拖着重病的身体,和妻子一起发展蚕桑养殖,每年收入3万余元用于抗击病魔,让人佩服。
他叫吕树果,今年49岁,家住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婚后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
年轻的时候,他常年在外打工,主要在建筑工地做安装模板的工作,由于此工种有一些技术含量,每天都有二至四百元不等的收入。
吕树果的家乡属于市级深度贫困村,几年前,国家实施精准扶贫计划,派驻扶贫工作组对发展农业产业给予了大力的帮扶。
为了响应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号召,几年前他回到家里建了一个家庭养殖场,饲养了几十头耕牛。
正在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不幸却降落在他的身上。
年5月2日,他感到自己有些乏力、没有食欲,以为是胃上有些问题,医院检查。
CT检查显示:肾上患了肿瘤,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恶性肿瘤,而且属于中晚期。
得知诊断结果,犹如五雷轰顶,心情一度沮丧到了极点。
手术后,除了进行化疗、放疗等治疗措施外,还要注射一种增强免疫力的针剂,每月注射两剂,每剂单价2万元,如此高额的费用对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为了治病,他卖掉了养殖的*牛,另找亲戚朋友求援,筹集医疗费用,一下子就让他背上了巨额的债务。
几个月后,病情开始加重,癌细胞转移到骨髓、肝脏、肺部以及全身多个脏器,仅肝上和肺上就发现20多个大小不一的肿块。更为严重的是癌细胞还转移到了颅内,形成了5.5X4.5厘米大小的肿瘤,大如鸡蛋。
针对病情的恶化,医生坦率地给他说:“病情发展较快,没有继续治疗的价值”。
回到家里,吕树果放松心态,坦然面对现实,他想:既然康复无望,与其坐着等死,还不如放开包袱,过几天正常人的生活。
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把自己当病人,跟往常一样,每天和妻子一起干家务、做农活。
年,两口子决定发展蚕桑产业,种植了十几亩地的蚕桑,养起了蚕子。
养蚕的工作非常辛苦,从种植桑苗、田间管护到采桑叶喂蚕子,每一个环节都要付出较大的精力和体力。
蚕子到了4龄期以上,食量大增,必须每天去地里采摘大量的新鲜桑叶投喂,不管刮风下雨,风雨无阻。
这样的劳动强度就算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也会感到非常的劳累,何况他是一个全身长满了肿瘤的晚期癌症病人。
妻子童德平在喂蚕子
家人和邻居们劝他:“别再折磨自己了,在家多休息养病,该吃吃、该喝喝”。
面对人们的劝说,他一笑了之,想到因自己的病连累了家人,还欠了亲戚朋友那么多债,趁自己还未倒下,能做一点算一点。
他带病养蚕,连续做了两年,每年有3万余元的收入,虽然还不起债务,但也能补贴一下自己后续需要的药费。
好心人士看望吕树果
现在,全身的肿瘤细胞生长迅速,特别是颅内的肿瘤开始压迫神经,经常性的头痛头晕,已经不能下地干活了。
听医生说:与他在同一时间段生病的病友,多人已经离开了人世。
吕树果因为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力,精神面貌良好。
他说:“自己从不害怕死亡,与其担惊受怕地过一年,还不如快快乐乐地过一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sc/12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