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中医用虫子入药治病,不是愚昧,不是无畏,


毛毛虫、蟑螂、蜘蛛…,这些让人心惊胆战的虫子,在中医眼里却是治病的“宝贝”。传统中医有“万物皆是药”的理念,中药的分类有很多种,按自然属性和形态区分,有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其中虫子又叫虫类药,属于动物药部分。

虫类入药,在古代生产力落后情况下,是不是一种安慰?现代已查明许多虫子身上有病菌、寄生虫,用虫子入药会不会加重患者病情?

有人用现代眼光审视,认为虫子入药有两大缺点:

一是愚昧,未经*理检验和药理分析,直接将虫子炮制后入药,作为中药使用,是一种落后的医疗手段,对患者不负责任,有巨大风险。

二是无畏,虫类哪怕炮制过后,该有的*性成分还是不少,有的甚至剧*,随便将*物吞下肚子,虽说可能碰巧能治病,但药物作用对人的危害也是不小的,真是不怕死。

其实,用虫子入药治病,是中医的“拿手好戏”和“不传之秘”,隐藏有大智慧,可从4个维度理解:

1、从入药种类看,不断扩大,较早的中医著作《神农本草经》就有虫类药28种,到《本草纲目》已增至种,而到了现代,《中国药典》收录的虫类药超过种。

2、从药理应用看,不断深化,虫类入药靠的是“药气”,从取象类比看,虫子活泼好动,东钻西爬,很小的缝隙也能进入,所以中医认为虫药可以搜邪气、逐湿气、拔*气。

3、从传世名方看,不断增加,中医名著《伤寒杂病论》就有水蛭、蛴螬、虻虫、蜘蛛等入药记录,出现大*土鳖虫丸、蜘蛛散等药方,后世医书还加入了多种蛇类。

4、从适应病症看,不断拓展,最初虫类入药是用来祛湿、催吐,应急使用,后来逐步扩大到驱风、逐痰、祛瘀、消肿等范畴,但最广为人知的,是抗肿瘤、除湿痹。

那么中药使用虫类,药力是什么区分的?用错了怎么办?

中医认为,虫类入药,在药力、药效等方面有植物药难以达到的疗效,起效快、药力久,特别是药力走窜,速度远比植物类药物快,而入药的虫子,会飞的药力是向上升的,以气药为主,爬动的药力是向下降的,以血药为主,这种大致区分,一直沿用至今。

经过现代宣传,不少人知道虫类药的功效,突出是“以*攻*”,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实际上,虫子入药除了以*攻*外,还有5大功效:

一是补虚益体,因为入药的虫子,有很多是补气益血的良药,现代已证实有高蛋白,如蚕蛹、桑螵蛸、全蝎等,补益其实才是虫类中药的主要职责。

二是搜逐伏邪,即利用虫类药物的药力渗透性强的特点,对付已经出现块状、肿包的风、火、痰、湿等*,除痹通络。

三是活血化瘀,虫类药的活血化瘀效力、速度,远比植物药快得多,中医认为“无微不至、无坚不破”,典型的有蜈蚣、地龙、僵蚕、水蛭等。

四是利水消肿,患者久病,通常会因水湿内停、阻滞经络,造成血瘀,出现水肿,虫类药物基本有化瘀、利水、通络的成分,化痰散结利水,常见的有鼠妇、蟋蟀、蝼蛄等。

五是软坚散结,只要是肿瘤、结节、囊肿等问题,就是中医所说的“积症”,由气虚血亏而生,渐成瘀堵,然后形成实体包块,虫类药化痰逐瘀,是软坚散结的好手。

不过,虫类入药虽可治顽症、痼疾,但因其药力猛,不论是补还是攻,都要慎重应用,防止补太过而坏阴阳平衡,攻太猛而耗正气,注意4点应用要求:

1、怎么吃要想明白,虫类药很多是难溶于水的,可以用散剂入药,用于煎剂时要核对药量,不可大量用。

2、怎么用要想明白,关键是辨证论治,对症用药,没有症状就不要乱用,防止带来新的问题。

3、用多久要想明白,虫类药的药力猛,效果久,即使是补益药,也要求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否则会有大问题。

4、和谁用要想明白,虫类药一般要和滋阴、润燥的植物类中药共用,以减缓其甘温、性燥、伤阴耗血的缺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sc/1290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