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小年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读范成大的诗歌,


刘军连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59/
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还是二十四,这个南方和北方稍有不同,它只是地域不同形成的大同小异而已。只要大家都享受到了新年的快乐,至于具体时间是哪一天,我看都是无所谓的。小时候经常听乡下老人说,老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因为那个时候日子过得很艰难,老人盼着早点春耕栽种水稻,解决饿肚子的问题。而小孩子盼望新年,是想得到几毛钱的压岁钱,或穿上一件新衣服。那个时候乡下很传统,对春节特别重视,可以说一个年从腊月二十四就开始了,一直要到正月半,就是元宵节为止。这时老人就对小孩说,年也过了,月也过了,该收心好好上学读书了。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而且这一天就是小年。北方的风俗略有不同,他们要早一些,小年二十三就开始了。不管是南方北方,从小年开始,就进入了忙年。小年后的每一天都有活动,安排得紧紧的。这些活动一是除尘打扫卫生,屋里屋外都要清理,床单被褥衣服也要清洗。那个时候没有热水器,但个人也要洗浴,剪除指甲,穿新衣,戴新帽。二是要准备过年的食物。腌鱼腌肉是提前做了的,现在就是油炸食品了,主要是豆腐果子、丸子、麻花藕夹之类,还有就是炒蚕豆花生等干货。老家特别看重的是印子粑,粑上有鲤鱼公鸡等各种图案。三是忙着婚嫁。有嫁姑娘娶媳妇的人家,大多会把这喜事留到年底来办。因为年底空闲,而且热闹又喜庆。特别是小年后这几天不用看日子,每一天都是吉日,对新婚夫妇极其吉利。四是祭灶送灶王爷上天。这也是小年这一天要做的。就是每家每户用酒和甜蜜的糕点即麦芽糖等供拜灶神,然后把旧的灶王爷神像给烧掉,表示已经送他上天去了。接着还要在除夕夜的时候贴上新的灶神,表示又把他接了回来。有的地方接灶神是在正月四日。虽然送灶神这样的活动多是一家一户自发地进行,但是它是自古有之的,而且历史非常久远。这大概是源于火的崇拜吧。原始人茹毛饮血,后来发明了火,用火来驱赶猛兽,用火来照明,用火来烧煮食物,这是当时最大的科学,最大的文明和进步。古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就幻化了各种保护神,最著名的是家宅六神,即门神、户神、井神、灶神、土地神、厕神。这六神都是负责掌管一家人平安的,其中灶神是分工饮食方面,并代替玉皇大帝考察一家人的善恶德行。这灶王爷又称灶君和司命真君,他起源很早,在商朝时就开始在民间供奉,后来发展到朝廷皇宫里也大事送迎。小年后这些神灵都上天去玉皇大帝那里汇报工作,因此民间就百无禁忌,举行婚礼等庆典也不怕冒犯到了诸神,因此也不用选择什么吉日良辰了。关于小年祭祀灶君祭祀火神的历史记载,见于各种典籍。我们读古典文学作品,读唐诗宋词,其中记载最为详实的要数宋朝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诗》了。古代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来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扎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范成大这首《祭灶诗》,准确地指出了小年送灶神的日子是腊月二十四。这也难怪,他是苏州人,普遍江南的风俗小年是二十四,而北方小年多是指的二十三。诗歌里详细地记载了当时送灶神的情形。人们把猪头煮得透熟,还有鲜鱼、豆沙和麦芽糖等祭品,再供上茶酒果品,焚香烧纸,请灶王爷享用,并祈求他上天言好事,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有这样一个风俗,男不拜月,女不送灶。就是说送灶王爷是男人的事情,而且男子人数也不宜多,因为这毕竟是在贿赂灶君,一家之主来献祭就行了。送灶的时候还要念念有词,祷告灶神多包涵些。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要提家里的家长里短,什么婢女家奴的争吵,猫狗禽畜的作乱,还有锅碗瓢盆的碰撞等,凡有不到之处都请帮忙掩饰一下。还有汇报完了,请不要忘了从玉帝那里带一些利好回来,钱财物件也好,口头褒奖也好。总之,民间流传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俗语,就是对送灶活动的总结。关于小年和祭灶神的活动,除了范成大这首诗,古人的诗文还有不少记载。祭灶活动流传到今天,其具体的时间和内容可能因地域不同而有所不同。同时祭灶、送灶王爷的活动是古人的一种信仰,是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作为春节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今天我们传承和理解它的一些内容也是很有意思的。(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sc/1396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