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 乐山新闻网讯(记者李丽秋)
万物生机勃勃,春游采摘正当时。近日,在田间地头各类水果纷纷成熟,不少市民选择短途乡村采摘,在享受味蕾满足的同时,也让乡村旅游火了一把,为乡村振兴增添了甜蜜的味道。
四季有果游客纷至沓来
位于乐山市沙湾区踏水镇的中桥村种植着20余亩的台湾长果桑葚,现在正值桑葚的采摘期,走进果园,只见枝繁叶茂的桑树下,青红不一的桑果如流苏般垂落,令人垂涎。这里的桑葚远近闻名,不少游客在郁郁葱葱的桑树里挑选着个儿大、品相好的桑葚。
中桥村王健告诉记者,这里的桑葚是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台湾长果桑葚的特点是一年三熟,分别在4月、7月和9月底,村里也将以一年三熟的桑葚为核心纽带,穿插采摘周期长的40亩李子,实现四季有果的目标。
“这一季的桑葚采摘期将持续到4月20日左右。”王健表示,今年通过对桑葚采摘的试运营,希望吸引更多的游客的前来,进一步扩大中桥村的名气。
从乐山出发经乐沙快速通道,大约40分左右的车程就能到达目的地。进入桑葚园免费吃,带走的桑葚将以40元一篮进行售卖。
大力发展桑葚种植延续百年蚕桑文化
在中桥村,游客不仅能体验采摘的乐趣,还能在蚕桑文化陈列馆内感受到浓浓的农耕文化和蚕桑文化。此外,中桥村还有重新运行的传统水碾和70亩梯田,将带给游客更多的乡村旅游体验。
据悉,蚕桑文化陈列馆于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是四川省首家以蚕桑文化为主题的陈列馆,分别展示了栽桑养蚕的技术资料,从古至今的养蚕工具,各种形式多样的丝制品,古式织布机,古式、现代抽丝机,桑种、家蚕、桑葚酒、蚕蛹、蚁蚕样品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桑葚的种植面积,进一步完善周边基础设施。”王健告诉记者,中桥村栽桑养蚕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蚕桑产业作为中桥村的支柱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养蚕及出茧数量位居乐山前列,但由于市场行情的不景气,中桥村栽桑养蚕一度陷入低谷期。中桥村将趁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传承和延续蚕桑文化,以更新谋新兴,以被大众所接受、认可的方式再次启航,让更多的人了解中桥村、了解我们的蚕桑文化。
来源于:乐山新闻网(李丽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sc/1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