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周海霞湖口双桥村妇女小组长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我/是/妇/女/小/组/长/

我/为/群/众/办/实/事/

村妇女小组长源于群众,更立足群众,她们是*策路线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乡风文明的“先行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妇女致富的“引导员”、排忧解难的“服务员”,是清洁家园的主力*,更是巾帼志愿者,她们带头积极倡导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湖口县凰村镇双桥村妇女小组长

周海霞的故事

周海霞

周海霞——让小蚕虫罗织大产业

年,周海霞通过选举进入双桥村委会工作,村里工作6年多来,历经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洗礼和大量基层历练,让她深刻感受到农村致富门路的短缺,当地除了外出务工的青壮年有些收入外,部分留守妇女和老人都是守着几分薄田,或以做一日三餐饭为日常事务,传统的农耕生活,萧条的经济状况让她们过的无聊而秃废。因此,活跃经济成为农村群众通向小康道路绕不过的坎。如何充分利用村里资源,寻找引进既能让群众得益,又能振兴村级集体经济的项目,成为村干部们的当务之急。

年,周海霞在该村支部书记吴美和的带领下,一行人前往修水、德安等地进行实地考察,看到蚕丝市场行情一路走俏,决定发展“种桑养蚕”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并于当年流转土地种植了一百亩桑叶。年春节刚过,周海霞与同事们就忙着采购蚕具、订做蚕床架、床蚕,并从德安调运了10张蚕种(25万只蚕)开始了养蚕创业的探索之路。

一分欣喜,几分迷茫。作为初次创业的蚕场小白,周海霞面对眼前挪动着黑压压一大片刚出壳的蚁蚕,顿感手脚无措,只能粗浅地认为幼蚕吃嫩叶而投放大量细小的嫩叶喂养,看着成群蚁蚕蜂涌争食可爱的样子,本以为方法对路沾沾自喜时,却遭到蚕苗提供方负责人的一通狠批,被告知规模化的养蚕用传统的方式方法是行不通的,让他们赶紧安排时间到德安去回炉学习。

带着一头雾水和一堆的问题,周海霞等再次来到德安向养蚕企业参观取经,细心观察各个流程的喂养细节,耐心听取老师的经验传授。蚕虫虽小,处处都有不可忽略的讲究!德安的蚕业养殖规模和先进的饲养技术让周海霞等取经者大开眼界,心悦诚服。回程的路上,支部书记吴美和特别任命周海霞为“养蚕技术员”,用他的话说,不懂的你就多请教老师、多翻书,不管如何一定得想办法把蚕养好.......。从德安学习回来,周海霞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养蚕的生长习性和喂养要点。桑叶的采档切宽,蚕卵的感光孵化,蚕虫的打灰睡眠等各环节蚕的状态和应对方法,饲养中每一步都严格按照科学的步骤进行着。每一天的工作之余,周海霞就摆弄着她那数十万的蚕宝宝,忙碌在沙沙的蚕食声中。

随着对蚕习性的日益了解,双桥村的养蚕事业慢慢进入了状态,由于养蚕的周期短,出壳三天后蚁蚕的食量就会一天比一天大,大量的桑叶需求为村民提供了桑叶采摘、分捡投喂等机动就业岗位,等到成蚕吐丝阶段,又需要人工收摘茧清理包装作业,按一年养六至八批蚕计算,可常年提供6-8个就业岗位。其中部分农户在务工之余,自己也开始了小规模试养起来,形式了以点带面良好的产业发展开局。“现在丝织品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蚕茧的价格一直稳定在22-25元/斤,按每斤个蚕茧折算,单单一批20万只的蚕可创造2万元左右的收入,利润可达1.5万元左右,长远来看这个产业我们有信心做大”。谈起未来发展,周海霞信心满满。

周海霞说道:“常有人说村干部的工作是上头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有穿不完的线,做不完的事。但我觉得村里工作是累并快乐着,群众期盼的眼神和真诚的笑脸,总能使我内生出连绵不断的工作动力。为群众每办成一件实事,就能给自己增添一份成就感。服务百姓,快乐自已!”

来源:湖口县妇女联合会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sc/842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