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离乡,我们想念的除了家人,还有陪伴我们一路长大的那些味道。它是妈妈做的珍珠圆子,街角的热干面,校门口的锅盔,回家路上的萝卜饺子……吃过无数山珍海味,你可能还是觉得它们比不上老家春天两块钱一斤的蚕豆,宵夜摊上4块钱一根的鸭脖。
你心心念念老家哪一款味道呢?如果请你推荐一款家乡美食,会是哪一样?我们与湖北恒大的业主们聊了聊,他们都有自己的答案。
热干面
坐标武汉
分享人:徐先生,
武汉恒大常青花园业主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口味偏好,比如湖南人喜欢吃辣椒,北京人喜欢吃烤鸭,武汉人喜欢吃热干面……这是一种植根于血脉的热爱,会伴随我们漫长的一生。
我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武汉人,每天清晨起床洗漱完,一定要来上一碗热干面。不要小瞧这热干面,它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也是武汉最著名的小吃。一碗色泽金*而油润的面条,每一根都裹满了喷香的芝麻酱,再配上店家自己炒制的辣酱,看着就口水直流。
夹一大筷子送到嘴里,面条纤细爽滑有劲道,酱汁香浓美味,让人唇齿留香,完全停不下来。热干面跟面窝和蛋酒是绝配,面窝外焦内软,蛋酒清甜带着蛋香,全部下肚,全身每一个毛孔都舒服了。
好店推荐:麦香园、赵师傅、蔡林记
锅盔
坐标荆州
分享人:周阳,
荆州恒大名都业主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公安锅盔像一股旋风,席卷大江南北,成为一种名气很大的地方美食。我对它特别熟悉,又叫“锅块”,从小是吃着它长大的。
下午放学后,我们结伴回家,在巷子口总能看到一个做锅盔的师傅。他从发好的面团上揪起保龄球大的一团,擀成长条,洒上芝麻、葱花,双手将面片拉长,“啪”一声贴在炉子内壁上。
我守在炉子旁,看着属于我的那个锅盔鼓起了“肚腩”,变得焦*,香味四溢,馋得我直咽口水。趁热,我一口咬下去,外焦里软,满口留香。辣椒酱非常带劲,辣得我倒抽气,但下次一定还要执着地加辣椒酱。
那个年代的锅盔只有甜咸两个口味。甜锅盔咬开,包在里面的白砂糖化成液体流出来,还带着一丝砂糖的质感,同样好吃到不行。
好店推荐:汪涵锅块、三元里锅块、燕子锅块
樱桃
坐标五峰
分享人:朱悦,
武汉恒大城业主
不久前,武汉街头出现了挑着小樱桃卖的商贩,一颗颗晶莹剔透,带着细长的柄,勾起了我对老家的想念。
我的老家在五峰,家旁边的山一座连一座,延绵不绝。对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山就是一座宝藏,一年四季,它都有各种好吃的,成为我们打牙祭的好地方。
山里散落着一些野樱桃树。每年春天,一树繁花,到了春夏之交,一簇簇樱桃挂满枝头。它由*渐渐变红,像红宝石一样耀眼。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跟几个小伙伴一定要跑到山中,从树上摘下最红的樱桃,直接放到嘴里。真甜啊!那种甜直沁心底。
一颗接一颗,几百颗樱桃进了肚,我们纷纷打起了饱嗝,才背起书包回家去。
老家的樱桃树依然在,只是我回家的时候少了。哪怕武汉水果店各式樱桃琳琅满目,但我坚信,不回家永远也吃不到那种樱桃味。那是自己采摘的乐趣,也是带着童年和故乡的情谊。
泥豆腐
坐标孝感
分享人:冯女士,
武汉恒大华府业主
在我老家,每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用自己种的*豆打很多豆腐,这是过年的仪式之一。
记忆中,大人们最开始采用人工推磨的形式,后来转变成机器打汁,豆汁过滤后经过反复烧开加石膏,豆腐大功告成。炸豆腐、炸圆子、泥豆腐……简单的豆腐能吃出好多款味道。
泥豆腐,就是臭豆腐乳,老家“老菜”的一种。在老家,我奶奶做泥豆腐的手艺是鼎鼎有名的。
奶奶把新鲜豆腐沥干水,切成小块状,放到阳光下晾晒。晒到半干后,放到罐子里发酵。等到罐子里发出臭臭的味道,加盐密封,时间越久,味道越香。它是下饭神器,一小块就可以吃一碗饭。别看它闻起来臭,吃起来却很香,带着豆腐的清新,回味悠长。
说起来简单,我自己也尝试着做过,但味道总跟奶奶做的不一样。奶奶的泥豆腐就像一块磁石,吸引我经常回家蹭饭,经常回家看看。
萝卜饺子
坐标宜昌
分享人:小帅,
宜昌恒大山水城业主
说我大宜昌是美食之都,应该没有人会反对。枝江蜜桔、秭归香橙、清江野鱼、长阳雷笋、宜昌苕酥……好吃的东西一双手都数不完。
宜昌特有的美食,萝卜饺子堪称第一。秋冬之季,清脆欲滴的萝卜成熟,大大小小的萝卜饺子小摊走上街头,成为城区一道特别的风景。
随便问一个宜昌人,哪家萝卜饺子最有名?他们一定会告诉你:江海路的胡姐。当地产的红皮萝卜满满一簸箕,切成丝,加辣椒面、葱花等调料搅拌均匀。萝卜饺子浮在油锅上,等到两面金*,起锅。刚炸好的萝卜饺子非常烫手,但扑面而来的香味让人再也等不了,迫不及待咬上一口。
酥脆的外皮之下,新鲜的萝卜丝迸出来,带着鲜甜的汁水,辣味不经意间袭来,给你一个下马威。毫不夸张地说,是那种想咬掉舌头的好吃。
好店推荐:胡姐萝卜饺子、郑信记凉虾、彭桂花凉虾
拐子饭
坐标随州
分享人:John,
土生土长随州仔
随州,因编钟出土而名噪天下,金秋的银杏谷人潮汹涌。除了历史悠久,四季景美,随州美食也是令人流连忘返。我最惦记的当属“过早”。
随州人过早很是兴师动众,有热干面、牛肉面、砂锅饭、馄饨、粉条汤……小十字街、老一职中、南关口都是当地人过早的好地方。在众多品种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拐子饭。
拐子饭,起源于广水马坪镇,所以那里的最正宗,比如马坪老汪家。到了随州市区,拐子饭经过改良,以牛肉饭的面貌出现,比如程四拐子饭。
拐子饭的工序很复杂。师傅头一天就会把猪脚卤成熟料,等到第二天,把卤好的猪脚装在一个大铁锅里,慢慢用炉灶加热。客人点饭时,一碗大米饭,配个猪脚,然后再来一勺肉汤,一碗活色生香的拐子饭端上桌。
猪脚油而不腻,满满的胶原蛋白,入口即化。米饭经过肉汤的浸泡,透着猪脚的香味,我一个人干掉一大碗毫无压力。
好店推荐:程四、杨五、康师傅
小龙虾
坐标潜江
分享人:斗妈,
在上海生活的潜江人
作为潜江人,最近有个新闻蛮让我骄傲的。咱们潜江龙虾又干了件大事,潜江龙虾号专列正式开通啦!很霸气有没有?
说实话,在上海什么都好,最想念的就是小龙虾。潜江小龙虾系列产品出口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11年领跑全国,在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拥有第一话语权。它养活了老家10万人,虾个头平均六钱朝上,有专门的小龙虾职业技术学院。
潜江有两个虾街,游客常去的是新虾街,也叫生态龙虾城,门口有一座全世界最大的小龙虾雕塑。而本地人一般都会选择去老虾街吃虾子,最为火爆的当属小李子和虾皇。
虾皇总店在东方路上,装修得金碧辉煌,门口停满了外地牌照的汽车。油焖大虾只只入味,剥开虾壳,紧致的虾肉迸出来,带着浓郁的虾*。放进嘴里,虾肉Q弹有劲,有着调料盖不住的新鲜。
蒸虾更挑战虾的新鲜度。蘸上店家自制的调料,满口鲜甜,我一个人可以干掉两大盘。
好店推荐:虾皇、小李子、味道工厂、五七油焖大虾
牛肉面
坐标襄阳
分享人:星宝妈,
襄阳恒大名都业主
襄阳的清晨是从一口甘洌的老*酒加一碗牛肉面开始的。本地人都知道,襄阳饮食文化的缩影就在一桥头。
一桥头是襄阳的回民街,“一桥头面馆”因此得名。每天清晨,早起的本地人、来旅游或者出差的外地人都赶来排队,用钞票换不同颜色的小牌儿,等着那碗牛肉面递到自己手中。
真的是红通通的一大碗,第一次见,不能吃辣的人一定要冒一身冷汗,真可谓是“看着喜庆,胆战心惊”。大块牛肉和牛杂堆在面上,豆腐、豆芽等配菜又添几分好吃。
夹一筷子面条到嘴里,一阵刺激又强烈的辣袭来,面条爽滑带劲,麻辣鲜香,余味有回甘。卤过的牛肉入味有嚼劲,牛杂干净,软硬适宜。干完整碗面,抱起碗喝口汤,只能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到位”。
人在外地,除了想念牛肉面,香喷喷的胡辣汤、小笼汤包也是我*牵梦萦的。这个端午,我已经买好了火车票,准备回家看看,犒赏那个思乡的胃。
湖北美食地理
1.
小土豆
坐标恩施
恩施产的小土豆,在油里细细煸炸,外焦里嫩,撒上椒盐和辣椒面,滚烫咸香。
2.
甜柿
坐标罗田
罗田是中国甜柿之乡,果实在树上成熟时自然脱涩,皮薄、肉嫩、核少、糖浓。
3.
*陂三鲜
坐标*陂
由鱼丸、肉丸、鱼糕三样组成,寓意吉祥,味道鲜美,是武汉人过年必备美食。
4.
莲子
坐标洪湖
洪湖莲子颗大粒圆,皮薄肉厚,吃起来清香甜润,是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
5.
翘嘴鲌
坐标丹江口
它是中国地理标志认定受理的首个活体鱼类,素有“长江上等名贵鱼”的美誉。
6.
黑木耳
坐标房县
房县香菇、木耳名声在外,上过《舌尖上的中国》,据说唐朝曾作为贡品进京。
7.
大闸蟹
坐标梁子湖
河蟹上席百味淡。梁子湖大闸蟹,个大、肚白,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8.
蒸菜
坐标天门
天门蒸菜是汉族传统名肴,属于鄂菜系,营养丰富,一吃难忘。
9.
蟠龙菜
坐标钟祥
又称盘龙菜、卷切,俗名剁菜,被称为“钟祥三绝”之一,已列入《中国菜谱》。
10.
板栗
坐标大悟
全县“板栗第一村”张墩村年产量达30余万公斤,板栗个大、肉脆、味甜。
11.
鱼面
坐标云梦
始产于清道光年间,选用“白鹤分流”之鱼,白如银、细如丝,故又称“银丝鱼面”。
12.
恩施玉露
坐标恩施
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市东郊五峰山。外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
楚天都市报记者徐媛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jj/1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