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名师名课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


专题衍说

陆游、辛弃疾之后,南宋文坛的宗主是刘克庄。

刘克庄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是福建莆田那个地方的人。他一生经历五朝(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做过高官(做到工部尚书,二品),有过高誉(宋理宗评价他“文名久著,史学尤精”),创作高产(传世著作《后村先生大全集》共卷,其中包含余首诗,余阕词,4卷诗话和多篇散文),才华高卓(精通音乐、绘画、书法等各种艺术),享有高寿(83岁过世),自视也相当高(以唐代*治文化人物刘禹锡自比)。但是相比较唐宋其他文化名人,今人对刘克庄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究其原因,一来是因为他写的东西实在太多,内容又包罗万象,研究者很难把握全局;二来因为他被认为是当时的“江湖派诗人”的 ,而后世对“江湖派诗人”的评价又不太高。

刘克庄虽然一直行走在仕途上,倒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有人说他“四度立朝,九次罢官”,究竟这“九次”是怎么算出来的,貌似也不大说得清楚,总之是坎坷蹭蹬。这一点,确实也有些像数度被贬却依旧骄傲的“前度刘郎”刘禹锡。

科举是唐宋读书人的入仕正途,刘克庄的入仕则不是通过科举。除了科举之外,古代还有一种制度叫做“推恩荫补”,简称为“恩荫”(或称门荫、荫补、世赏、任子),上辈人有功劳,下辈人在入学任官上获得世袭的待遇。刘克庄的祖父刘夙官至著作郎,以言论风节闻名于士林;他的父亲刘弥正,官至吏部侍郎,累赠少师。凭借祖上的功德,刘克庄虽然没能考中科举,23岁那年还是踏上了仕途。

刘克庄为官以直言敢谏闻名。加之性情上恃才傲物,抱负不凡,因而多次被人疏劾,也多次被罢官。他曾抨击故相史弥远擅权误国,劝导理宗近君子、远小人,谏曰:“服天下莫若公,今也失之私;镇天下莫若重,今也失之轻。二失不去,虽圣君贤相,不能以善治。”所谓“私”,指理宗宠幸贵戚;“轻”,指相权及法令不重。由此得罪了史弥远的*羽。后来他又弹劾权臣史嵩之,再度被免官。

关于他的贬谪经历,人们还常常提起“梅花诗案”。

40岁之前的某个时段,他在福建建阳县作县令,冬日写了一首题为《落梅》的诗:“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诗中说:“每一片落花都牵动着人的肝肠,何况梅花的殒落竟似砌地堆墙。它随风飘拂有如贬谪岭南的迁客,它凄然委地如同屈原抱石沉江。曾经傲雪骄霜此时却大都与青苔作伴,偶然几片飞向诗人奉献 的芬芳。掌握花神命运的东风真的是滥施权柄啊,因为忌恨梅花的孤傲便如此碎玉埋香!”

若就诗论诗的话,无非表达了敏感的诗人面对落花时的怜惜与遗憾,描摹梅花形态,唱赞梅花品格,至多诗里潜藏了个人不遇的遭际和清高的性情,与前人所写的梅花诗词并无太多不同。但是,言官们却不这么认为。

这里有个背景。

宋宁宗没有儿子,把弟弟沂王的儿子立为皇子,就是赵竑。史弥远当了十多年的宰相,专权擅*,他觉察到赵竑对自己很不满意,于是设计废掉了赵竑,矫诏另立了皇子赵昀。宁宗病危时,又假传圣旨立赵昀为太子。宁宗一死,赵昀即位,是谓宋理宗。这一废立之举,引起朝野内外的普遍不满,而当权者自然要不遗余力地打压不利朝*的舆论。

刘克庄的这首《落梅》诗刊印在《江湖集》里。《江湖集》是一位叫陈起的书商刊刻的一部诗歌集子,所录的诗人身份低微,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他们相互酬唱,以江湖义气标榜,所以被称为“江湖诗人”或“江湖诗派”。监察御史李知孝指控《江湖集》里的一些诗是“讪谤当国”,首当其冲的正是刘克庄的那句“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其他还有曾极的“九十日春晴景少,一千年事乱时多”,陈起的“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风杨柳相公桥”,都被认为是恶*攻击朝*。结果是,书商陈起被发配流放,《江湖集》被劈板,江湖诗被禁止,集子里的许多诗人均获罪被贬,刘克庄被罢黜闲废达十年之久。这档子事,也被称为“江湖诗祸”。

之后,刘克庄每见梅花即生感慨,直到史弥远死后,他还在诗中写“幸然不识桃并柳,却被梅花累十年”(《病后访梅》),在词中写“老子平生无他过,为梅受取风流罪”(《贺新郎·宋庵访梅》)。他写有多首咏梅诗词,以梅之清品,寄情抒志。

《落梅》一诗未必如言官所控那样矛头指向史弥远,但刘克庄以诗表达对国事的担忧,表达对时*的关怀,却是一以贯之的。“忧时元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是他的自我表白。当史弥远杀害主张抗金的权相韩侂胄向金乞降求和,*定元年(戊辰年,8)完全按照金朝的要求,增加岁币并出“犒*银”万两订立“嘉定和议”时,还未入仕的刘克庄就写了一首《戊辰即事》:“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今后读书人想穿一件体面的青衫都没有办法了,因为做青衫的丝绸都孝敬金朝了。我看西子湖边的杨柳桃花不如全都拔掉,种上桑树养蚕织绢,用以填补金人的无尽欲壑吧!

在词的创作上,刘克庄是豪放的格调。他学习辛弃疾的词风,是“辛派词人”中成就 的一个。“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快投笔,莫题柱”,“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等等,都凛凛有壮士风。

人们还常提及他的《一剪梅》。那时刘克庄被贬往潮州做通判,他的好友王迈打着火把连夜送他,于是有了这样一首别致的作品:“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元是王郎,来送刘郎”,此时在刘克庄的身上,颇有着刘禹锡的风范。

不过,在对刘克庄的评价上,因为他跟贾似道的关系很好,写过一些颂扬的文字,被人讥为“晚节不终”。贾似道是南宋末年的宰相、太师,是南宋王朝灭亡的主要罪臣。

-END-

来源/文学经典赏读

编辑/尚学宁波

责编/孙雅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jj/597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