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我县已进入春耕备耕农事季节。
前期连续两次寒潮天气的影响,
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为做好冬春季新冠疫情防控、
农业减灾防灾及生产指导工作,
根据我县实际,
现提出如下技术意见:
▼
01PART蔬菜
1、加快清沟排水。露地和设施蔬菜均要加强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渍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要利用晴好天气开深大棚外围沟,做到沟沟相通,雨停水干,并防止雨水渗进棚内。
2、及时采收上市。当前是青菜、苔心菜、芹菜、莴笋、大蒜等蔬菜的采收上市期,各镇(街道)要指导相关生产主体有计划的分批采收上市,保证市场正常供应。如遇到低温冰冻等灾害性天气,要及时抢收蔬菜,减少损失。
3、保温降湿管理。大棚蔬菜管理的重点是做好保温、降湿工作。晴天白天要揭掉大棚内的中棚膜和小拱棚膜,尽可能增加棚内光照强度;利用中午气温较高时间段在背风面适当通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要采用全地膜覆盖,减少土壤水份蒸发,夜间注意保温防寒。低温冻后的骤晴天气大棚管理应注意及时回帘,避免通风或增温过快导致植株秧苗凋萎死亡。
4、健壮秧苗培育。茄果类、瓜类等早春蔬菜育苗棚一般都采用多层覆盖保温管理措施,在晴好天气,育苗棚的内膜要早揭晚盖,增加光照,遇持续阴雨天气要利用中午温度相对较高时揭膜见光防止秧苗徒长。天气转好时及时利用中午前后温度较高时播种育苗或移栽秧苗,提高壮苗率和成活率。移栽前适当降低苗床温度,以提高秧苗对低温的抵抗力,栽后浇足定植水。
5、增种速生叶菜。规模蔬菜基地和种菜大户要利用大棚等设施条件,适当调整种植计划,增加小白菜(毛毛菜)、普通白菜(青菜)、绿叶蔬菜(生菜、油麦菜、木耳菜、蕹菜、苋菜、茼蒿等)播采历期较短的叶菜类生产,2月中下旬-3月下旬大棚播种。
6、加强病虫防治。重点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霜霉病、菌核病、疫病等病害,虫害防治蚜虫、小菜蛾、*条跳甲等。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必要时采用对口化学药剂防治,阴雨天气湿度高,应尽量减少农药喷洒,可采用烟熏剂、粉剂防治。但烟薰剂在幼苗上要慎用,避免在小拱棚内使用,以防药害。药剂喷防宜在晴天上午叶片干后进行,同时上市期蔬菜瓜果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对于受冻蔬菜,露地栽培及时清除冻害严重的叶片,及时喷施叶面肥和赤?吲乙?芸苔;设施栽培蔬菜先开小棚再开大棚。通风口打开要适度,受冻后打开外遮阳或在棚内盖遮阴网避免受太阳光直接照射。
02PART春花作物
1、清沟理渠防渍害。针对春季易发生低温阴雨的情况,要及时清理田内三沟、田外排水渠,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渍害发生。结合清沟,撬沟泥均匀堆放植株根部,保温压草,增强根系活力。若土壤处于干旱条件下,可在冻前灌水,缩小低温骤降引得昼夜温差引起冻害。
2、追施肥料促春发。开春后春粮、油菜生长速度加快,对肥料需求旺盛,小麦可视苗情适时适当施肥、除草,对苗情较好田块无需追施返青肥,对肥力不足田块每亩追施5-10kg尿素;温度上升后拔节肥应做到早施、普施、分次施。油菜要看苗分类施好苔肥,在2月中下旬,油菜苔高5cm时,每亩施苔花肥10-12.5kg尿素,结合病虫防治喷施速效硼肥,以促花保果。
3、抢种春粮促增收。2月陆续进入春马铃薯、玉米等旱粮播种季节,各地要组织做好种苗的调运工作,指导农户及时播种春粮,促进农民增收。
4、物资充足保生产。各镇(街道)要指导、帮助相关业主做好春耕生产所需种子、肥料、农药、秧盘、农膜等物资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农机械具保养、调试和检修,保持机具良好状态,确保作业质量和效率。
03PART水产
1、加强存塘水产品养殖管理。对已达到上市规格的存塘水产品,根据市场行情,适时调整上市时间。对一时未能出售的水产品,加强水质管理,预防缺氧泛塘、病害发生和“倒春寒”影响,确保生产安全。
2、加强苗种生产管理,做好苗种检测。水产苗种生产企业按照年度计划,做好开春育苗准备。对购入的水产苗种进行检查,除体表与活动能力须正常外,还需用显微镜进行寄生虫检查,杀虫时注意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3、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做好稳粮增效工作。根据商品鱼市场销售情况,及时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和模式,提前定购苗种,做好饲料、渔药等渔需物资准备工作。要根据稻虾轮作扩粮增效行动计划,及时调整虾田生产计划并适当推迟青虾苗下田。
4、加强养殖生产管理,多渠道加快压塘水产品销售。及时了解主要水产品供求信息,发挥现有水产品快速检测体系的优势,在水产品出塘前抽样进行药残快速检测,确保上市产品的质量安全。做好供需对接,充分发挥电商平台和农合联的作用,加快线上线下的交易,疏通存塘量,保障民生需求。
5、加强生产转运过程管理,预防冬春季病害爆发。在捕捞与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擦伤和冻伤,以减小霉菌感染的风险。放养时或放养后进行消*处理,适时消杀霉菌,减少水体中的霉菌孢子数量,降低水霉病的发生率。以*颡鱼为例,每月杀一次霉菌为佳。
6、加强水质管理,减轻应激反应。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保持足够的水位,以提高水温和减小温度的变化,减轻应激反应。同时,每半月使用一次底改制剂,改善水质与池塘底部环境。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jj/7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