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日本岩手大学代表团访问我校
10月16日,以校长岩渕明为团长的日本岩手大学代表团一行3人对我校进行了友好访问。*委书记席岫峰会见了代表团一行。
席岫峰在会见代表团时,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回顾了两校30多年来的友好交流历程,对岩手大学为我校培养了众多 人才表示感谢。岩渕明简要介绍了目前岩手大学的办学情况,并希望继续加强与吉林农业大学在相关领域进行深入合作。会谈中席岫峰向岩渕明发出邀请,年来校参加70周年校庆。
在副校长张越杰陪同下,代表团参观了学校校史馆、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我校与日本岩手大学自年签署交流协议以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多年来,双方互派人员交流达余人次,我校每年均派出交换生到该校学习。
02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朱拉夫列夫院士
一行来我校学术访问
10月19—20日,应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菌类作物优质高产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创新及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李玉教授邀请,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联邦东亚陆地生物多样性科学中心朱拉夫列夫院士等一行4人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访问。我校校长冯江,李玉教授分别会见了朱拉夫列夫院士一行。
冯江对朱拉夫列夫院士一行来我校就引智基地项目开展学术交流访问表示欢迎,对朱拉夫列夫院士长期以来与我校李玉院士团队开展科研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建设情况,希望朱拉夫列夫院士率领的俄罗斯科学院专家以基地项目为纽带,进一步加深和拓展与我校在菌物、中药等学科领域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双方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访问期间,召开了项目讨论会,会议由李玉院士主持。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琦教授介绍了基地项目建设情况,以及在菌物资源收集、评价、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联邦东亚陆地生物多样性科学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拉斯切奇娜介绍了俄方在菌物研究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引智基地项目成员围绕双方未来合作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充分讨论并达成合作框架,并初步拟定联合在俄罗斯举办“ 届东北亚生物多样性国际会议”。
讨论会结束后,李玉院士向朱拉夫列夫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联邦东亚陆地生物多样性科学中心布拉赫教授颁发了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聘书。朱拉夫列夫院士和布拉赫教授应邀分别做了题为《大陆和海洋交接地带动植物资源简介》《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食药用菌资源》的主题报告。
据悉,3年始,李玉院士团队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就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交流,联合对中俄边境地区乌苏里江流域、基洛夫和乌拉尔山地区的菌物资源进行考察研究,成立了中俄菌类实验室,并建成了中俄菌物资源联合保育中心等学术平台。
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副处长朴明爱、我校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交流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相关活动。
03
学校举办第三届就业形象大使大赛颁奖典礼暨届毕业生求职招聘活动月启动大会
10月19日,学校在鲲鹏学生文化活动中心举办第三届就业形象大使大赛颁奖典礼暨届毕业生求职招聘活动月启动大会。学校*委书记席岫峰、*委副书记毛彦*,*委常委、学校办公室主任*海,沈阳顺风集团长春分公司总经理许立丽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于9月份启动以来,历时近1个月,分别经历了学院选拔、校内学习、企业实践与培训、校内无领导小组讨论考核、11家企业现场考核等选拔出10强选手。11家企业当场分别与参赛选手达成选用意向。
会上,与会领导为第三届就业形象大使、 指导教师及 组织单位颁发了奖牌和证书。席岫峰、毛彦*、许立丽、学生十强代表共同按动吉林农业大学届毕业生求职招聘活动月启动球。
据悉,本次活动共有近人报名参赛,15家大型企业直接参与,所有活动文字和视频等宣传、转发和阅读的数量超过了次,涵盖了所有年级、专业的学生。活动完全采用真实面试的考核过程,同时利用网络进行直播,让在校学生看到了真正的面试过程。
学校连续三年举办大赛,对学校的就业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转型的重要的载体。
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届毕业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04
校长冯江到中药材学院调研
10月23日,校长冯江、副校长张越杰一行到中药材学院调研。
调研会上,中药材学院院长杨利民从学院概况、历史沿革、专业沿革、学科建设、人参工程中心建设、学院发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学院*委书记吴海文及有关专家就具体工作进行了汇报。
张越杰从专业调整、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地建设、课程设置、科研机构设立等方面对学院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冯江指出,中药材学院办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贡献突出,多个专业创全国之先,诞生了学校 位博士生导师,取得过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学院的未来发展,一是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树立大目标,在一级博士授权学科、 科研平台、 人才称号和国家奖等再有所突破;二是要处理好学校、学院和教师的关系,学科建设要跳出学院,专业调整要立足长远、考虑效益;三是教师队伍建设要引进和内培相结合,尤其引进人才要有大格局;四是要做好空间和资源的整合,把现有的资源利用好。学校将全力支持中药材学院的建设发展,希望学院轻装上阵,打造出学校学科建设的高原和高峰。
校*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海,教务处、科技管理处、人事处、研究生院、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处、教研基地管理处等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并对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
05
学校召开年财*专项计划
实施汇报推进会
10月23日,学校在主楼中四楼会议室召开了年财*专项计划实施汇报推进会。校长冯江、纪委书记王志中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校长助理曲*文主持。
冯江指出,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立足长远,合理配置,注重效益。他强调,要在人才培养上加大投入,加快队伍建设。对学校的项目管理,他要求职能部门制定学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形成学校的项目库,管好、用好财*专项资金。
会上,学校获批的年度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万元和省属高校一次性补助资金万元,共6个财*专项的项目负责人对资金预计使用情况、项目预期进度、项目执行效果等进行了详细汇报,各参会人员认真听取了汇报,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此次会议是学校首次在财*专项实施之前专门召开的论证会议。
计划财务处、发展规划与*策法规处、科技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审计处、基建处、采购及招标管理中心、人事处、中药材学院相关负责人和各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06
我校成功获批建设教育部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日前,教育部正式下发通知,决定对24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进行立项建设,其中,我校“现代农业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此次获批的高校有北京大学等6所“ 大学”建设高校,南京农业大学等8所“ 学科”建设高校和包括我校在内的10所地方重点高校。
“现代农业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是由我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赞比亚大学、坦桑尼亚休伯特卡路奇纪念大学、俄罗斯科学院东北分院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的,实验室中方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李玉教授担任。联合实验室将大力推进赞比亚现代农业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提高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产量,示范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提高赞比亚优质地方鸡生产性能和抗病性能,解决小农户生产技术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妇女就业,联合开展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为非洲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成功模式和人才支撑,通过推广项目的示范,带动“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国家解决当地人的饥饿和营养不良等问题,推进非洲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为非洲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联合实验室建成后,将成为我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学术中心、聚集 学者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创新基地,在提升我校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声誉,加速 学科和 大学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共分A、B、C三类,我校获批的为B类:面向“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实验室。是继吉林大学冯守华院士担任主任的“纳微构筑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之后,我省第二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07
学校召开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申报工作部署会
10月19日下午,学校在教学楼二楼报告厅召开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部署会,副校长张越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科技管理处处长吕文发主持。
会上,张越杰总结分析了学校“十二五”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总体情况,对近五年东三省农林高校和省内部分高校立项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学校在此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做好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张越杰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科研角度讲,是一个高校的形象标志、实力符号,基金项目的多少,是衡量一所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建设高水平大学、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拥有五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七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重点大学,我校积极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对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学科建设发展,全面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必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希望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注重数量,保证质量,力争在年国家基金申报和立项上取得新突破和好成绩,为学校科技工作和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资源与环境学院窦森教授结合个人申报经验为拟申报的教师作了题为“如何申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体会”的报告。
各学院院长、科研副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科研平台主任、副主任,各院级单位科研秘书,学校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近五年学校科研启动基金受资助者,有意申报基金的科教人员以及科技管理处全体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08
副校长张越杰出席教育部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策调研座谈会
10月17日上午,教育部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策调研座谈会在吉林大学召开。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调研组组长高润生出席会议并讲话。调研组副组长、教育部财务司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迟玉收,省教育厅科研产业处处长孙大文,吉林大学副校长孙友宏、长春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宏、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张越杰、东北电力大学副校长王建国、长春工业大学副校长张明耀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调研组副组长、教育部科技司高新技术处处长张建华主持。
座谈会上,孙友宏、张宏、张越杰、王建国、张明耀先后代表各自学校,介绍了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策的相关做法及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调研组对相关问题和建议进行了逐条梳理阐述,并与与会人员开展了深入讨论互动。
张越杰从深化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建立成果转移试点,加快*策落地实施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还围绕调研提纲提出的问题,指出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受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科技中介服务市场、国有资产作价入股、净收益会计核算、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横向课题、税收等*策方面的制约,并提出了加快*策落地实施的相关建议。
调研组成员,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09
副校长张越杰应邀出席吉林省公主岭市
秸秆综合利用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
10月18日,吉林省公主岭市秸秆综合利用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吉林省锐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标志着该公司正式投入生产。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刘晓峰、副主任王铁男,我校副校长张越杰,省农科院副院长张晓峰等领导应邀出席了工作站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由公主岭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明主持,仪式后,与会人员在吉林锐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闫景宽陪同下参观了秸秆综合利用现场,并介绍了我校为该公司在人才培养、技术指导等方面情况。
科技管理处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相关活动。
10
我校第六届川渝校友会年年会
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
10月21日,学校第六届川渝校友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副校长张越杰代表学校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张越杰首先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张越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川渝校友会工作,他指出,学校69年的快速发展,凝聚着每一位农大师生员工的辛劳与智慧学校先辈深厚的积淀,更与所有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和无私帮助密不可分。川渝校友会自8年成立以来,在历任会长和秘书长等热心校友会领导的组织带领下,团结广大校友,持之以恒的开展各种活动,积极联络,坚持为川渝校友服务,赢得了广大校友的高度赞扬与尊敬。同时,川渝校友会带领川渝校友积极拼搏,奋发有为,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为母校赢得了极高的荣誉,更为母校的改革和事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张越杰代表学校诚挚邀请川渝校友返校参加学校7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张越杰还向出席会议的各位校友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为前来参会的川渝校友会代表佩戴学校校徽。
会上,川渝校友会会长张江作了年度工作报告,副会长李结实作了校友会财务报告。级农化专业陈晋川、级野植专业刘志田、级动物营养叶明荣等3位校友分别作了《创新与创业的*策和形势》《种植业的前景——特色水果种植》《养殖业现状(羊产业)》的报告。年会上还进行了选举事项。
学校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任来成、中药材学院温铁峰老师参加了活动。
11
民盟吉林农业大学委员会
“盟员之家”正式揭牌
10月20日,民盟吉林农业大学委员会“盟员之家”揭牌仪式在主楼室举行。民盟长春市副主委穆金辉、秘书长李娟娟、组织部部长苏艳、组织部赵子健,学校*委副书记徐文生参加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校民盟副主委李士*主持。
穆金辉、徐文生共同为“盟员之家”揭牌,共同见证吉林农业大学民盟委员会“盟员之家”的成立。
仪式上,校民盟副主委洪波介绍了盟员之家展板的具体内容。她分别从校盟委会成立和发展的经历、盟委会历届委员会名单及盟员之家管理制度,又从亲切关怀、春风化雨,组织建设、成长培育;佑起乡邦、惠农兴省,尽职尽责、建言献策,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等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学校盟委会的发展历程。
在随后的座谈会中,穆金辉首先对我校民盟委员会“盟员之家”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学校*委及统战部对学校民盟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我校民盟委员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农大率先在全市建立了“盟员之家”,希望学校盟委会将“盟员之家”建设好,维护好,让盟员能从这里找到温暖,汲取力量,发挥作用,要继续发挥优良传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将“盟员之家”真正建设成为“暖心之家”“学习之家”“进步之家”,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校*委统战部部长高长宇对出席揭牌仪式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向民盟市委对我校民盟委员会工作的关心与指导表示感谢,对我校民盟委员会“盟员之家”的成立表示祝贺。她说,多年来,校民盟委员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议*职能,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务社会活动,多次受到上级民盟组织的表彰。她希望校盟委会能充分利用好“盟员之家”平台,以十九大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团结带领广大盟员立足本职,岗位建功,为学校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校民盟主委张友民介绍了学校盟员之家成立的筹备情况。他说“盟员之家”的成立是为广大盟员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活动场所和促进思想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履职水平的平台,这次盟员之家的挂牌,具有里程碑意义,“盟员之家”要成为思想交流的平台,参*议*的园地,组织活动的阵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事业不断作出新贡献。
校盟委会全体成员、统战部全体成员参加了仪式。
12
我校入选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 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
经我校申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批复,我校正式入选“ 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
“ 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由基金委组织实施,旨在进一步推动国内高水平大学与世界知名大学和机构合作,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满足国家急需专业、学科领域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求。每年11月底由学校申报现有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经基金委批复后,选拔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项目申报,基金委评审后确定人选,赴国外进行3-12个月的交流学习。入选该项目的同学将获得包括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规定期间的奖学金(资助标准及方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此次获批基金委“ 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资格,标志着我校本科生国际交流工作获得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和肯定,为我校本科生参加交换和交流项目开辟国家公派资助新渠道,将推动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宽领域内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13
吉林省第十一届青年科学家论坛
分论坛在我校召开
10月19日,由吉林省科协主办、我校青年教师科协承办的吉林省第十一届青年科学家论坛——“加强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促进东北粮仓的可持续发展”分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吉林省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左梁,学校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校科技管理处相关同志及研究生代表80余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共邀请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及我校的5位专家作了报告。与会人员就加强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促进吉林省粮食增产增收、环境保护与治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14
我校3位教授当选中国园艺学会理事
10月18-20日,由中国园艺学会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和云南省园艺学会协办的中国园艺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在云南昆明召开。
期间,进行了中国园艺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选举,我校园艺学院院长王连君,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理事长、我校园艺学院李亚东,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秘书长、我校园艺学院吴林三位教授当选为理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jj/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