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说说刘长卿晏几道曾几翁卷四位诗人名


这里讨论的读音不是古今音的问题,而是多音字的误读问题。刘长卿、晏几道、曾几、翁卷这几位诗(词)人的作品出现在中小学阶段的教科书里,因而读准名字的字音很重要。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一、刘长卿的“长”应该读作“zhǎng”,现在普遍读成“cháng”

《旧唐书》《新唐书》没有关于刘长卿的传记,他的事迹多散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卷二等处。

“长卿”是西汉司马相如的字。取名“长卿”是仰慕司马相如,所以以其字为名。如刘长卿在《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中说:“高文不可和,空愧学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原名叫司马犬子,因仰慕蔺相如的为人,所以改名叫司马相如。因蔺相如是赵国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荀子·王霸》中说:“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卿相常常并称,指执政的大臣。所以,司马相如取字为“长卿”,以应蔺相如之官职和自己名字中的“相”字。“长卿”的“长”读作“zhǎng”。

此外,李商隐的《寄蜀客》、温庭筠《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苏轼的《南乡子·未倦长卿游》等诗词中,长卿的“长”是仄音,符合近体诗词的平仄要求,可见古人对“司马长卿”名字的读音情况。

刘长卿的字也与卿相有关,《梁书·江革传》载,建安王为雍州刺史,以江革、江观兄弟二人为记室参军,掌文书。当时著名诗人任昉于是写信对江革说:“此段雍府妙选英才,文房之职,总卿昆季,可谓驭二龙于长途,骋麒麟于千里。”《北史·柳庆传》亦载:“尚书苏绰谓柳庆曰:‘……相公柄人轨物,君职典文房,宜制此表,以革前弊’。”后世遂以“文房”喻称掌管皇帝制诰敕诏或是负责帮助高级官员起草命令文书之官职。

刘长卿以字“文房”对应名“长卿”,所以“长”读作“zhǎng”。

临江仙

〔北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二、晏几道的“几”读作“jī”,容易误读成“jǐ”

按照古籍记载的繁体字,“晏几道”写作“晏幾道”。

“幾”读“jī”,有“將近、相去不遠”的意思。如《禮記·樂記》:“知樂則幾於禮矣。”鄭玄注曰:“幾,近也。”道家《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儒家《大學》:“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所以,“幾道”就是“近道”,是接近圣人之道的意思。

《说文解字》:“原,水泉本也。”用“原”的“源头”之义以应“上善若水”。“原”还可以理解成“探讨,推究”的意思,《淮南子》有《原道》,韩愈也作《原道》,所以,因“道”而以“原”相应。名与字合起来就是探讨道,接近道的意思。“叔”是排行用字,以应“第七子”身份。

据《砚北杂志》载:“元祐中,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鲁直欲见之,则谢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当时苏轼在京,正受帝、后赏识,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晏几道谢绝相见和交往,可见其孤傲的性格。黄庭坚给晏几道的词集作序说其有“四痴”:“仕途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三衢道中

〔南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曾几的“几”读作“jī”,容易误读成“jǐ”

按照古籍记载的繁体字,“曾几”写作“曾幾”。

曾几的名字取自《易经》。《易经·系辞下》:“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幾”读“jī”,是“預兆、細微的跡象”的意思。“几者”是指发现了不好苗头或是预感到灾祸将至的人。“吉”是指聪明、有远见、识大体。“先见者”是指预先看到事态往不好方向发展的人。

没人用“几个”的意思给孩子命名,李多少、张哪里、王几个、刘谁、黄怎么,读成“曾几(jǐ)”的老师们,你会给自己家孩子这么取名吗?

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热点引擎计划#

四、翁卷的“卷”读作“juǎn”,常被误读成“juàn”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有《四岩集》《苇碧轩集》。关于翁卷的史料很少,清乾隆《温州府志》、光绪《乐清县志》有传。从他与赵师秀、徐照等人的唱酬诗作来看,大家皆称其为“翁灵舒”。

“卷”读“juǎn”,有“弯曲”的意思。《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至道无为,一龙一蛇;盈缩卷舒,与时变化。”“卷”与“舒”是反义相协。以“灵”饰“舒”,“灵舒”是“舒卷自如”的意思。

读“juǎn”的“卷”还有“断绝”的意思。如《史记·苏秦列传》:“我举安邑,塞女戟,韩氏太原卷。”《正义》引刘伯庄说:“卷,犹断绝。”“续”是“连接起来,接上”的意思,“断”与“续”反义相协,因而,“卷”与“续”也是反义相协。“续古”见于《诗经·周颂·良耜》:“以似以续,续古之人。”“似”通“嗣”,与“续”同义。续古传今,意思是效仿孔子兴灭继絶,信而好古。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sc/1439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