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中的卒和兵都是一样的,都是士兵的意思,但卒做动词时是死亡的意思,这中间有什么联系?是说卒都是做炮灰的会面临高死亡率么?
卒,甲骨文里为衣服形象上加一横或一勾、一叉。作为名词最初是一级*事组织,《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卒,是一级*事组织,编制百人。后来卒逐渐变为步兵的意思。而兵不仅有步兵,当时还有车兵、骑兵等。卒的意思进一步演化,在《说文》中的解释为:隶人给事者,衣为卒。卒,衣有题识者。卒变成了穿制服的人。《尉缭子·经卒令》记载:“左*苍旗,卒戴苍羽,右*白旗,卒戴白羽,中**旗,卒戴*羽。”它再现了战国时期三*士卒都要披戴不同颜色的鸟羽,用以区分部队的番号。这大概就是兵卒的衣装与普通衣装的根本不同,那时的*队尚未有统一的制服,所以区分敌我的就是衣服上的徽章标识。我们看电视剧清朝衙门里站岗执勤的制服上写着卒,作战的士兵反而写着兵和勇了,这在解释卒是一种穿制服服役做事的人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卒做动词有死亡的意思,是不是说卒是个高风险职业,所以引申为死亡的意思?现在的资料上看可能不是。卒在甲骨文上有一种写法是在表示衣服象形的上面增添一个爪,表示用手抓起衣服。古人认为人死而灵*却不灭。所以人在刚死之后,要举行招*仪式,用他生前所穿衣服站在高处抖动衣服,将飘在空中的死者灵*用衣服包起来,然后再把这件已招到灵*的衣服给死者穿上。这种做法的灵感源于蚕吐丝作茧自缚,把自己包裹在蚕茧中,过一段时间,蚕蛹幻化成蚕蛾,并从蚕茧中破壳而出从而新生。所以古人用丝绸衣服包裹尸体,就成为一种丧葬的礼制。不惟周代,考古发现长沙马王堆汉墓的那具著名的湿尸辛追夫人,她的身上就里里外外裹着许多层衣服,在被发现时被衣服包裹得严严实实。
卒做动词死亡时跟做名词步兵的卒最初的写法可能是有区别的,但后面渐渐混在一起了,也就是成了我们说的通假字。所以不是因为步兵的高死亡率让卒字具有了死亡的意思,而且卒字做死亡的意思时是指大夫之死,普通人的死亡是不能称为卒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dl/1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