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鲜为人知的古代墓葬群,三大谜团至今


蚕子在桑叶上行走,小编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德昌很早以前就有人类在活动,有王所战国至西汉时期大石墓葬为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所大石墓群在德昌县城南5公里王所乡西南约米处,属安宁河流域的中段地区。

据文献记载,大石墓可能属当时的邛都人。其构造是在地面上用巨石砌成墓室,有的在墓室上加封土,墓内埋葬人数甚多,年龄、性别各有不同,系多次葬入。

多次葬入,这是大石墓群的显著特征。一般的墓室是一人墓,王所大石墓却是多人同一墓,多人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开石”葬入。可能是一家人,也可能是同族人或者同乡人,每墓入葬数十人至百余人不等。

这样看来,每个大石墓的墓穴应该是很宽敞的。在保护现场可以得到求证:王所大石墓群共有三座,皆为东西向,呈三角形分布,墓室基本在地表以下,表面用巨石盖顶。东墓长7.4米,宽3.5米,地表部分高1.4米,墓室盖顶右不全;南墓距东墓50余米,长9米,宽2.8米,地表部分高1.2米,除墓门一块盖顶石移位滚在墓门前外,基本完好,现存盖顶石9块;西墓距南墓60余米,长10.8米,宽3米,地表部分高1米,有盖顶石6块,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保存完好。

墓葬保存较好,三座墓均未发现被盗迹象。

大石墓群于年被发现,在全世界绝无仅有。安宁河流域的大石墓群共存有两百余座,主要集中在西昌、德昌、冕宁,德昌县境内王所乡、六所乡、阿月乡等乡都有大石墓存在,犹以王所大石墓最具代表性。

从以往发掘的大石墓情况来看,墓葬内出土器物有石器、铜器、陶器、铁器和玛瑙珠、玉环等装饰品。晚期大石墓还出土有铁器与文帝四铢、宣帝五铢钱等。可见文明程度的进化。

安宁河谷一带的大石墓大多成群分布。它与巴蜀文化、滇文化、石棺葬文化同属西南地区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赞其为东方金字塔,对于研究西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与西南古代民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人们对王所大石墓群至今仍有三个未解之谜。

第一,大石墓是用什么工具砌筑而成。在发掘的过程中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专家们,这些大石墓葬群都是重达数吨、数十吨的石块筑成,墓高2-3米,墓顶覆盖的巨石是怎么弄上去得呢?没有特殊的工具不可能将数十吨的大石覆盖在墓顶,有这样的工具吗?有学者称赞其为东方金字塔也不是夸大其词。

第二,墓主是什么民族?在考古发掘中,专家发现墓室中尸骨遍地,横七竖八地堆积在一起,随葬品仅有些简单的陶杯、陶罐、陶壶与一些石质工具,认为墓主可能跟汉代邛人部落不无关联。从地域上看,滇以北、蜀之南的安宁河流域,是大石墓的聚集地带,这正是《史记》中邛人的地盘;从年代上看,大石墓春秋时期出现,东汉年间逐渐消失,这也是邛人的活动时间。而邛人跟羌人有很大关联,难道是羌族的旁枝?这也仅仅是推测,没有足够的物证证明墓主是邛人部落。

第三,石墓的主人是谁?当地老百姓称大石墓为“月鲁坟”,说是元末明初月鲁帖木儿将*的坟墓,不过这个月鲁为什么这么多墓,却谁也答不上来。而彝族老乡则叫它们“濮苏乌乌”,说是彝族的祖先进入凉山前就居住在这里的一种矮人的石头房子。

这些含义不同、内容各异的说法无从得到证实,而其中的真实历史却已经湮没在长河中成为谜团让后人去探究。

(图片寻自网络,仅作为配文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dl/1183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