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百霖价格大概是多少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06/6084024.html蒿柳养蚕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丰收
耕
读
图|蒿柳养蚕
第7讲
相较于柞蚕,柳蚕丝的品质和产量与柞蚕基本相同,柳蚕个头比柞蚕大,柳茧蛹的重量高于柞茧蛹,同时柳茧蛹口感更加鲜嫩美味。由此可见柳蚕相较于柞蚕有明显的优势。
蒿柳养蚕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丰收
缘起:
年3月21日,省公益林管理中心领导来基地考察,发现很多公益林的柞树被村民养蚕,并提出要封山不能养蚕。
养蚕是本地的支柱产业,六、七十年代就有国营蚕种场,而且近些年蚕茧价格一直看好,就本村养蚕一项年收入达多万,所以封蚕场是不可以的。
但是怎么解决蚕、林之间的矛盾呢?我认真研究养蚕可不可以不用柞树?不破坏公益林,经过认真查阅资料和考察,结果知道插柳可以养蚕,于是决定插柳养蚕。
4月9日,基地扦插蒿柳,15-20厘米的插穗,株距25-30厘米,插4垄空一垄,共计扦插蒿柳39亩。
4月30日,柳条发芽,成活率极高
5月27日, 次铲蹚管理,由于倡导生态绿色种植,杜绝化肥、农药,所以只能人工铲蹚,正常可以覆盖地膜扦插,防止杂草。
6月18日,第二次铲蹚管理,除草。
7月8日,蒿柳长势喜人,完全具备条件放蚕。
7月21日,去省蚕科所取蚕
7月23日,开始蚕籽消*,破蚁。
8月6日,小蚕健壮,进入3眠。
8月12日,柳蚕肥胖,食叶量加大,进入老眠。
8月27日,开始摘茧,比柞蚕摘茧提前近一个月。
9月1日,铁岭王总出价35元一斤收购柳蚕茧。
6月6日省市县科协领导及专家来基地考察柳蚕项目及生态聚落。
9月6日--9月12日,市、县很多领导来基地考察柳蚕项目,并给予好评。
9月27日,柳蚕蛹送检
10月8日,柳蚕蛹检测报告出来,蛋白质、脂肪含量略好于当地柞蚕蛹。
11月1日,去岫岩凤兴缫丝厂缫柳蚕丝,实践证明柳蚕丝略好于柞蚕丝,略细、略白。
11月6日,沈阳华丰天雅科技有限公司,旗袍定制企业家解小玲邀请上海的面料设计师王总工来基地考察,准备共同发展柳蚕及丝绸的合作事宜,并带走柳蚕丝加工高级面料,设计制作高级服饰。
11月12日,在四库全书中找到宣统元年的柳蚕历史文献,为插柳养蚕的推广提供重要依据。
宣统元年(年)昌黎许鹏翊到吉林磐石推广养蚕事业,发明了蒿柳养蚕,并印书成册宣传推广。但是正好遇上*阀割据,赋税增加,蚕事不兴。由于这几年蚕茧价格高,柞蚕场不够用,才有人试验插柳养蚕,经过我们大面积插柳养蚕,成果显著,于是决定大力推广柳蚕。
插柳养蚕十利“普天之下除了圣贤不追求利益,而其他众生实在不能例外。一个国家不讲利益,就不会兴旺发达,一个家庭不追求利益,日子就过不起来。一个人如果不谋求利益,就不会生活地很好。侵占别人的人是为了利,保护守卫自己者也是为了利。如果不知道利益的意义和价值,谁又会去保谁又去守呢?”“既然我在此地为官,我就要说说要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向大家推荐栽柳养蚕的十大好处。有人光看而不去做,看到手的钱都不去挣,坐失良机。这样的人跟他说栽柳养蚕的好处一点儿用也没有。”
1、插柳养蚕不受蚕场地域限制,房前屋后,荒山荒坡,沼泽河岸都可插柳,不必破坏国家公益林来扩建蚕场,并能解决大量土地撂荒问题,有益生态资源保护、同时兼具绿化功能,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蒿柳适应性很强,能在大多数地区生长,有空缺的地方,稍加补栽,即可生产出大量柳条,既省工又省力。
3、更短的时间,更高的收益。
4、有柞树的地方利用空闲土地栽植蒿柳做前期放养,没有柞树的地方全程放柳蚕,产出的蚕茧自然会有更多。
5、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柞蚕很难一年放养两季。而柳蚕的生长周期短,正好可以弥补柞蚕的不足。
6、柳树的生长和扩繁力强,养蚕吃叶,剩下的枝梢每三年砍一次可以解决烧柴的问题,而不用进山大肆伐林。
7、种柳放蚕在夏秋两季,正是农闲的时候,柳蚕放养容易,男女皆可操作,插柳养蚕都是利用空闲的土地和农闲的时间,增加了农民的额外收入,同时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
8、柳蚕的出丝量和柞蚕差不多,是桑蚕的两倍,好茧抽丝制作高端服饰,薄茧制作保暖御寒衣物。
9、蚕丝出口可以增加外汇,利国利民。
10、一代人插柳,造福几代人,既省人工又尽地力。
蒿柳(Salixviminalisvar.viminalis)为杨柳科柳属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河北及朝鲜、日本、欧洲等地。其叶片像是蒿叶而得名,是阳性树种,极耐水湿,柳枝和茎皮纤维发达,可编筐、制绳、造纸,木材可做农具,叶线状披针形,可饲养山蚕,嫩茎叶可做饲料,植型美可做园林景观,河堤护坡。
山蚕(柞蚕)幼虫以食柞树叶为主,幼虫除食用柞树叶外,还可吃杨柳科的蒿柳叶。蒿柳叶营养成分高,水分、蛋白质、淀粉和含糖量都高于柞树叶,对养小蚕的利用价值较高。“蒿柳养蚕”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地方经济与生态发展的矛盾。
近年来柞蚕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开辟蚕场除柞树以外的树种被大量砍伐造成山林植被减少,山坡地的水土涵养功能下降而使得土壤沙化并且每年雨季都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我国对天然林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持续加强。势必会有相当一部分蚕场被关停,而这也会直接引发出很大的地方发展矛盾,即蚕场被严格管制其生产面积,对于柞蚕产量、产值上会有直接的打击,而这也就让当地农户引以为傲的致富途径被打断。而这也不利于人文与地方经济以及生态的和谐发展。当然这也是整个东北蚕业地区的主要矛盾。
蒿柳属喜肥、喜水植物,容易扦插,成活率高。可充分利用农村空闲的瘠薄土地、沿河两侧、堤埂土地、荒地和耕地扦插蒿柳发展蚕业,不但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资源、防风固沙,同时也可起到良好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
东北地区柞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与生态环境的有机协调和共同发展,只有解决了柞蚕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才能保障产业的稳定发展。因此,柞蚕业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而针对生态公益林与柞蚕养殖产业发展的矛盾,“蒿柳养蚕”恰好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地方经济与生态发展的矛盾。
相较于柞蚕,柳蚕丝的品质和产量与柞蚕基本相同,柳蚕个头比柞蚕大,柳茧蛹的重量高于柞茧蛹,同时柳茧蛹口感更加鲜嫩美味。由此可见柳蚕相较于柞蚕有明显的优势。
蒿柳养蚕技术推广项目既可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又扩大了我国山蚕放养的规模,提高了蚕茧和蚕蛹的产量,推动我国养蚕业及相应的其他产业发展;还是利用空闲的土地空闲时间增加农民额外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好项目。所以蒿柳养蚕技术的推广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点击进微店了解家园产品
??
左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ly/10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