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门泥土路,举目是荒山,贫穷落后是昔日抚顺县石文镇八家子村的真实写照。如今,八家子村利用自然资源,山上放蚕,山下养羊,逐渐走上了致富路。
八家子村村民马纯文每天都会穿梭在山里,从山脚下赶半个小时山路,就能看到不远处一片郁郁葱葱的柞树林,那里是他的蚕场。
七月放卵,八月挪蚕,九月结茧化蛹。柞蚕的生长周期只有60天,这60天,它的体重会增长近倍,这也给蚕农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马纯文家一共有多亩柞树林,这每年会给他带来十几万元的收入。
兰桂枝
抚顺县石文镇八家子村村民
这个蚕业老好了,年轻人放,咱们给他打工,我一天他们可能给一百块钱。
养柞蚕需要野生柞树,柞树的自然生长情况关乎着蚕农的养蚕规模。八家子村虽然有着上百年的养蚕经验,但这里野生柞树的生长一直受限于另外一种野生植物,当地人管他叫山里红刺,刺多了,养蚕的地方就少了。直到有一天,村民们发现,这种刺,居然是羊的 。
山脚下,有村民正在放绒山羊
这种规模的养殖户,村里面大概有三十几家。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八家子村开始有人养羊。那个时候,村民们普遍到山上放羊。
唐玉超
抚顺县石文镇八家子村*支部书记
通过咱们村养羊,然后山上的刺,就是山里红刺,羊还 吃,就是让羊给吃的刺没有了,榛子杆也发展起来了,柞树也发展起来了,后期这就开始放蚕了。
羊多了,刺少了,柞树多了,蚕也多了。慢慢的,村里开始对山林进行人工管理,动员养羊户将原来在山上放养的羊挪到山下圈养,既保持生态平衡,也让柞蚕产业可持续发展。
郭邵*
抚顺县石文镇八家子村 书记
两个月左右的小羊羔就值元左右,一个母羊加上两个羊羔吃的饲料钱,一只羊羔就能把饲料钱出来,剩下那只羊羔卖多少钱就是挣的。
马纯文
抚顺县石文镇八家子村村民
柞树多了,收益高了呗,现在一家好的养蚕户,每茬都收获四五千斤五六千斤,发展到吉林、黑龙江,一直到山海关里,一直到郑州市场都有。
为了帮助村民们把养殖规模做大,村里还成立了抚顺市村融业养殖专业合作社,集中规模,发展养羊产业。如今,村集体已经建成了4栋羊舍,可养殖肉食羊只。有能力的村民们可以投资入股,没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也会得到一笔固定收益。
郭邵*
抚顺县石文镇八家子村 书记
咱们这个村原来最开始的时候养羊有基础,这堡子最多时候有70多户养羊户,所以俺们村里边想搞这个产业,农民自己不用出劳动力了,出钱入股就行了,投点资加入到我们这儿入股,一万块钱一股到年底咱们给他分红。
摸索出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的小康路,目前八家子村已经发展起来了柞蚕、绒山羊、蛋鸡和葡萄、榛子五大特色产业,年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半数以上农户家买了车。曾经深度贫困的八家子村“破茧重生”,成为全国文明村,村民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幸福感越来越强。
责编:张瑶
制作:孟庆龙
监制:秦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adw.com/ylsc/5653.html